今天是2025年1月20日,农历腊月二十一(星期一),二十四节气中的最最后一个节气——大寒,此节气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时刻的到来,同时也是冬季的尾声,预示着春天的脚步日益临近。在这个寒风凛冽的节气里,我们不仅要迎接自然界的变迁,更要关注自身的健康,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新春的到来。民间谚语云:“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大寒,是“寒气之逆极”;是“万物始回春”;是以冬之落幕,作春之序曲。值此大寒时节,健康养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严寒的挑战

大寒时节,寒气刺骨,寒冷难耐。在我国北方地区,这种寒冷尤为明显,江河湖泊全面结冰,大地被冰雪覆盖,呈现出一片银装素裹的景象。而在南方,虽然不如北方那般严寒,但早晚温差大,同样需要增添衣物以防感冒。寒冷的天气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不小的挑战,尤其是对于老人、儿童和身体虚弱的人来说,更容易引发感冒、呼吸系统疾病等健康问题。

二、保暖与健康

面对严寒的挑战,保暖成为大寒节气养生的首要任务。人们要格外注意头部的保暖,因为头部是身体散热的主要部位之一,戴帽子、围巾等可以有效防止热量散失。此外,脚部保暖同样重要,因为脚部是离心脏最远的部位,血液循环相对较差,易受寒冷侵袭。选择一双保暖性能好的鞋子和袜子,对于保持身体温暖至关重要。

除了外在的保暖措施,内在的调理同样重要。中医认为,大寒时节宜多食用一些温补的食物,如羊肉、鸡肉、牛肉等,这些食物富含热量和营养,有助于身体驱寒保暖。同时,还可以适量食用一些生姜、大枣、桂圆等温性食物,以增强身体的抗寒能力。此外,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

三、适量运动与养生

虽然大寒时节天气寒冷,但适量的运动仍然必不可少。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身体的免疫力。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运动时要避免过度劳累和出汗过多,以免耗伤阳气和津液。此外,运动前要做好热身活动,避免运动损伤。

在大寒节气里,人们还可以尝试一些传统的养生方法,如艾灸、拔罐等。这些方法可以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对于缓解寒冷天气带来的身体不适有很好的效果。

四、心理调适与愉悦

除了身体上的保暖和调理外,心理上的调适同样重要。大寒时节,由于天气寒冷和光照不足,人们容易感到情绪低落和抑郁。因此,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或兴趣爱好,以愉悦身心。同时,还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总之,大寒节气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刻。在这个寒冷的节气里,我们要格外关注自身的健康与保暖,通过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传统的养生方法以及心理调适等方式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愉悦的心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春天的到来,迎接新的一年带来的无限可能。

《大寒与健康》

大寒至时节,

凛冽冻云凝。

白雪覆山川,

寒风啸林庭。

养生重此时,

温补宜先行。

姜汤暖脾胃,

羊肉壮身形。

早睡晚起床,

避寒保安宁。

动宜微汗出,

静养心神清。

穴位勤按摩,

气血自流通。

愉悦度寒冬,

康健乐无穷。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普及健康科学知识!

来源: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