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并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态颗粒,被人体吸入后可引发多种职业性肺部疾病,是我国当前影响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最重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生产性粉尘引发的尘肺病是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占我国报告法定职业病的90%以上。
一、粉尘来源。生产性粉尘可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如矿山爆破、开采、破碎、运输、装卸等环节,铸造、机械加工中熔铸、切割、打磨、包装、电焊等环节,纺织、服装加工中的裁剪、缝纫、皮毛鞣制等环节。有些物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会出现不同形态的粉尘,如面粉等有机粉尘燃烧后转变为烟尘,金属常态下切割打磨会形成金属粉尘,但熔铸过程中会形成金属烟尘等。
二、粉尘分类。生产性粉尘按性质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类:
1、无机性粉尘。对应我国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无机性粉尘主要有:矽尘、煤尘、石墨尘、碳黑尘、石棉尘、滑石尘、水泥尘、云母尘、陶瓷尘、铝尘、电焊烟尘、铸造烟尘、硬金属粉尘等。
2、有机性粉尘。主要为动物性粉尘、植物性粉尘,以及人工合成的人造纤维、树脂、染料、药品等。
3、混合性粉尘。上述各种粉尘混合而成的粉尘。
三、粉尘理化特性。生产性粉尘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根据理化性质不同对劳动者造成的危害性质和程度也不相同。我们在研究粉尘对劳动者危害时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1、粉尘化学组成。不同粉尘的组成成分各不相同。游离二氧化硅超过10%的我们定义为矽尘,可以导致人肺部组织纤维化,危害最为严重。部分植物性粉尘因带有霉菌孢子可引起变态反应肺泡炎。铅、锰等金属粉尘、化学毒物粉尘进入人体可引发职业性急、慢性中毒。部分粉尘可引发人体过敏反应、哮喘等疾病。
2、粉尘分散度。粉尘分散度指粉尘粒径大小及数量。当粉尘粒径越小、数量越多,则分散度越高。粉尘分散度高沉降就慢,在空气中停留时间就越久,人体吸入几率就越大。前几年的雾霾就属于此类情况。粉尘粒径小于15μm就可以进入人体呼吸道,称为可吸入粉尘,10-15μm的粉尘可被人体上呼吸道粘膜阻留、排出体外。当粒径小于5μm时可以进入人体肺泡,称为呼吸性粉尘。当粒径小于0.5μm时因重力小反而可以随呼气排出而危害降低。
3、粉尘溶解度。粉尘溶解度对人体危害程度影响较大,有毒粉尘溶解后更易被人体吸收而毒性加强;部分粉尘(主要是面粉、糖等有机粉尘)可被人体吸引对人体危害较小;石棉、矽尘等部分粉尘溶解度较小造成肺部纤维化,对人体危害较大。
4、粉尘比重形状。粉尘比重大、形状越接近球形沉降越快。
5、粉尘易爆性。某些粉尘,如淀粉、糖、面粉、亚麻尘等有机粉尘,铝尘、煤尘、硫磺粉尘、镁尘等无机粉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可以引起爆炸。
当然,粉尘造成人体健康损害甚至职业性最关键因素还是接触粉尘的浓度和接触时间,只有进入人体的粉尘达到一定的量才能引发疾病。
来源: 匆匆健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