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南宁市动物园认真落实《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认定与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着力健全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科普设施,优化科普教育方式,大力开展科普活动,科普基地建设管理逐步规范化、科学化。现将一年来科普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科普工作组织管理情况
1.科普组织保障。南宁市动物园将科普工作列为公园核心工作,由一名副主任分管科普教育工作,由动物管理科承担科普工作职能,并设立了保护教育站专项负责科普相关工作,其他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开展。
2.科普年度计划。根据《南宁市市政和园林管理局关于印发<2024年全市推行“公园+”模式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南宁市动物园将科普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纳入部门目标考核任务指标,在年初制定科普工作计划,每月填报工作进度情况表,年底提交工作报告。
3.科普工作制度。南宁市动物园印发《科普工作制度》及《科普设施管理制度》,明确科普工作职责、科普活动的组织实施、科普经费、宣传与科普工作的考评等工作内容,有效推动科普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4.科普激励政策。南宁市动物园在工作制度中强调激励和支持科普工作,每年将对科普保护教育工作业绩突出人员给予表彰,并将其作为职工年度评优评先的一项重要参考条件。
(二)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基础情况
1.开放情况。南宁市动物园全年(365天)对外开放,2024年服务公众约283.35万人次,科普场地总面积约378700平方米。
2.场馆和设备升级和更新。南宁市动物园于2023年11月启动改建工程,对园区的动物展示区、基础设施等进行提升改造。目前已于2024年11月22日建成动物幼儿园,面积约4100平方米,分为室内场馆和室外运动场,场馆设计通过模拟生境的丰容设施营造出类似于热带、亚热带雨林的环境,馆内饲养有戴帽长臂猿、黄颊长臂猿、黑叶猴,银叶猴,松鼠猴、博士猴、阿拉伯狒狒等动物,安装有立式触摸信息发布屏、壁挂式一体机、卧式触控一体机、翻书机等智慧科普系统,为游客提供更加个性化、多元化的科普互动设施,拓宽游客获取科普知识的渠道。
(三)本年度开展科普活动情况
1.在基地开展科普活动。2024年南宁市动物园在基地开展科普活动数量为28期,其中主题科普活动8期,科普研学活动20期,参与人数总计10035人。以春节、元宵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爱鸟周、国际长臂猿日、全国科普日等科普日为主题,以及大熊猫生日、黑猩猩生日、寒暑假期为背景,开展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科普活动,联合自治区文明办共青团、广西区委、广西少工委、自治区外事办、自治区关工委、广西壮族自治区听力言语康复中心等单位举办20场次研学活动,为6035名学生提供科普服务。
2.开展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等“走出去”科普活动**。**2024年南宁市动物园分别走进广西残疾人事业园、北京红缨华成幼儿园、明天学校、南邦村小学、科园大道社区开展了共5场科普活动,参与人数约1100人。
5月14日,结合全国助残日、“六一”国际儿童节开展“科技助残”活动,培养残疾儿童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普及科学知识,携手广西壮族自治区听力言语康复中心推出关爱听力残障儿童主题研学活动,协助广西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和各科普单位到广西残疾人事业园开展科普大篷车,展示鸟类动物标本、道具,通过观察、触摸等感官了解鸟类动物,帮助这些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6月26日,南宁市“园艺万花筒”动物园小分队走进北京红缨华成幼儿园,为孩子们开展了一场以“园艺万花筒”为主题的动植物科普活动。
9月25日,南宁市动物园科普队伍精准扶贫助力,与定点帮扶村马山县周鹿镇南邦村密切配合,针对当地小学师生的需求,量身打造了多项动物主题研学活动,既丰富了校园生活,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9月30日,南宁市动物园到科园大道社区瑞达花园小区开展“鲜花进万家”和“共建老友花园”活动,为居民赠送繁星花并发放养护要点技术手册,技术人员与居民一起种植三角梅,协助小区进行绿化美化提升。
10月24日,南宁市动物园参加在南宁市明天学校举办的“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2024年全国科普日南宁市西乡塘区主题活动暨南宁市明天学校科技文化节,南宁市动物园以国际长臂猿日为主题,通过科普知识展示、互动游戏等形式参展,带领学生参与游戏互动,将长臂猿知识融入讲解内容中,为参与游戏的学生发放限定印章明信片,与参展单位交流科技成果和创新理念,受众人数约500人。
(四)在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1.全国科普日举办的主题科普活动。10月26日,南宁市动物园在新建动物幼儿园广场举办2024年全国科普日—国际长臂猿日主题活动,摆设中国长臂猿分布、猿特点、手腕、家庭结构、生活习性、生存威胁、交流方式知识展板。邀请亲子家庭为长臂猿编织绳球等,借此契机向公众宣传长臂猿动物物种,展示南宁市动物园在长臂猿保护方面的工作和成果,加强对长臂猿的保护,受众人数约1000人。
2.其他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的主题科普活动情况。南宁市动物园紧密结合传统节假日、明星动物、爱鸟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环保节日,开展龙年生肖文化节、“灵鸟吟春”主题观鸟活动、大熊猫生日会活动及“猩猩知我心”欢乐会等公益活动。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包括闯关打卡游园、珍稀野生动物标本展、动物连环画故事展、专题科普讲堂、创意绘画和丰容手工制作、动物食物对对碰、动物记忆卡、等互动体验游戏。这些活动形式不仅趣味性十足,还具有鲜明的动物科普特色。发放宣传资料约1000册,展出科普展板160块、动物标本50种,开展科普讲堂3场次。
(五)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等情况
1.面向公众提供预约的平台。南宁市动物园目前面向公众提供电话预约服务,预约电话为0771—3213932。
2.自主运营的新媒体平台。南宁市动物园自主运营的新媒体主要有5个,包括南宁市动物园官方网站、科普中国科普号、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及小红书。
3.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数量和总阅读量。2024年南宁市动物园官方网站发布信息96篇;微信公众号发布科普传播信息39篇,阅读量为23179;南宁市动物园抖音号,发布71个作品,收获17.8粉丝,1.6万赞,63.4万浏览量,完成143次抖音直播为161万名线上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小红书发布科普信息63条,点赞2912,11.3万阅览量。
(六)动员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服务情况
2024年,南宁市动物园通过公开招募的方式招募动物科技学院、海洋动物专业、生态摄影等志愿者共120人,参与到科普活动、野生动物保护、动植物监测等相关工作中,服务时长约42小时,为南宁市动物园提供高质量照片和视频,大幅度提高科普宣传工作的质量。南宁市动物园汇聚单位动物科学、畜牧、动物医学、营养学专业等技术力量组建成科普服务队,创新开展“党建+”动物科普活动,有力提升了科研技术工作人员参与动物科普工作的积极性。经统计,全年动物园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服务人数达63人。
(七)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1.年度科普工作经费投入。南宁市动物园科普经费来自于财政预算,2024年科普专项经费为9.5万元。
2.专、兼职科普人员数量。专职科普人才队伍有7名专职科普人员和83名兼职人员。专职科普人员具有动物专业技术职称,本科及研究生学历,具备动物专业知识水平,工作经验丰富;兼职科普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动物饲养管理一线,动物饲养管理实践经验丰富,讲解服务能力扎实。
二、特色工作
南宁市作为广西首府,紧邻东盟国家,围绕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南宁市动物园结合本行业、本地区实际,与其他省份展开了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2024年1月17日、1月19日,南宁市动物园分别为哈尔滨“小东北虎”、吉林省“小雾凇”以及广西“小砂糖橘”定制的主题研学,不仅展示了特色动物文化,也为不同背景的孩子提供了交流的机会。2024年7月18日,南宁市动物园携手自治区文明办共青团等单位开展2024年“山海相约 快乐成长”中国(广西)一越南少年儿童手拉手活动,为中越两国儿童开展了丰富有趣的动物主题研学实践活动,促进两国友好往来,深化两国人文交流。
三、问题不足
(一)科普队伍不够壮大。缺乏高学历(博士)专职科研科普人才,未能组建稳定的科普团队。
(二)科普经费较为缺乏。科普经费渠道较窄,费用较少,无法扩大科普活动规模。
(三)缺乏固定科普场馆。南宁市动物园科普馆还未建成,缺乏稳定的、有专门配套设施的场地和硬件设备。
(四)科普人员职称晋升比较困难。科普工作者没有相对应的职称归口,科普人员晋升职称较为困难。
四、工作建议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绩效考评机制和奖励激励机制,提高科普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科普平台联动。加强各科普教育基地之间的联系合作,形成科普矩阵,在宣传、培训、引流等方面互相帮助,增强科普教育效果。
(二)增加科普政策和资金投入。增加对科普工作的财政资金支持,适当增加专项科普资金。同时,加强与社会各界的交流合作,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科普教育工作,确保科普教育可持续发展。
附件
基地简介
南宁市动物园于1975年4月建成开放,总面积37.87公顷,是广西唯一集野生动物饲养、展示、繁殖、研究、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国家AAAA级景区和专类公园。建园以来,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是南宁市一张靓丽的旅游名片和生态名片。
园内四季绿草如茵,具有南国亚热带特点和生态化的园林景观,被国内著名园林专家誉为“植物园中的动物园”。主要动物展示区有海洋馆、大熊猫苑、大象馆、黑猩猩馆、新灵长类馆、猛兽馆、两栖爬行馆等。常态展出有大熊猫、黄颊长臂猿、川金丝猴、海狮、亚洲象、东北虎、冠斑犀鸟等近200个种群、2000多头(只)世界各地的珍稀动物。园区还有主题游乐园等娱乐场所,主题游乐园有飓风飞椅、自控飞机、4D影院等10个陆地大型游乐项目,一直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近年来,全园年均接待游客量近300万人次。
未来5年,南宁市动物园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抓好动物园改建工程及经营服务,力争将南宁市动物园建设成为具有东盟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动物园。
开放时间:每天7:30-17:30。
来源: 南宁市动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