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北京师范大学宋继华教授应邀到我校开展讲座。讲座由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房慧教授主持。该讲座为国际教育·苍洱智库论坛第二十五期。

讲座紧扣时代脉搏,以“数智时代技术赋能人才培养、学术成长与学科发展”为主题,宋继华深入学术前沿,深度剖析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多元应用与深远影响。他着重强调,数字化转型绝非简单的技术迭代,实则是一场涉及教育全方位、深层次的生态重塑。在当今时代,“技术昌明、学科互涉、思想创新、内容为王” 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显著特征,唯有牢牢把握数字化转型内核,全力构建教育数字生态体系,方能顺应时代潮流。

宋继华围绕《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及教师素质素养标准展开研讨,并着重指出数字素养标准在当下教育语境中的关键地位。宋继华还探讨了通过学术交流与教学实践双轮驱动,助力教育从业者提升专业能力与数字素养的有效路径,为如何在数字浪潮中借技术之力赋能学术核心给出独到见解。他提出,国际中文教育必须主动适应数字化转型大势,聚力打造数字生态,将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为核心衡量标准,以此为引擎驱动教育创新迈向新高度。

宋继华就如何借学术交流和教学实践提升专业与数字素养、如何运用数字技术赋能学术核心展开了讲授。他指出,国际中文教育应适应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生态,以全要素生产率为关键驱动教育创新。台下学生深受启发,踊跃提问互动,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房慧用 “色彩斑斓” 与 “生动” 二词精准概括本次讲座精髓。她由衷感慨,宋继华教授所呈现的内容丰富详实,如同一把钥匙,引领众人踏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殿堂,助力师生在知识的天空振翅翱翔、共同成长。她指出,随着社会数字化进程加速推进,国际中文教育数字生态正蓬勃发展,全体师生应秉持开阔视野,热情拥抱数字化浪潮,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数字化社会。

宋继华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培育)汉字汉语研究与社会应用实验室副主任;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世界汉语教学学会课程与教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文教学现代化学会(香港)常务理事、会长。

作者: 李世娟

来源: 大理大学生物科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