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首个专业从事中草药有机种植的科研平台、安利全球唯一研发型农场、安利全球首家植物研发中心的研究机构,安利植物研发中心是安利研发的对外窗口。丰富的植物资源与场地优势、扎实的科研基础与人才储备为安利植物研发中心科普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自2015年开幕落成,每年接待数万名海内外各界参观人士。以下是2024年度终期科普绩效自评:
一、工作情况
(一)科普工作组织管理情况
安利植物研发中心由体验中心负责人统筹分管科普工作,体验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全年科普项目。日常科普活动为体验中心的工作范畴,列入年度工作计划,有详细的制度和方案,以及科普支持激励机制。
(二)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基础情况
围绕科技与自然两大板块的科普教育工作,安利植物研发中心本年度向社会各界人士传播了有机种植、药用植物、永续农耕、碳中和、未来农业等方面的有趣知识,近距离提供感受科技力量和了解植物奥秘、感受大自然的体验通道。本年度共计开放约162天,接待观众共计约17200人次,共计约340场次活动。涵盖了公众、政府、媒体、企业、学校,亲子家庭等多方人士。科普场所占地约476000平米,核心科普活动展区面积约10000平米。场馆和设备暂无升级和更新。
(三)本年度开展科普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基地开展的科普活动围绕科技与自然两大板块,安利植物研发中心本年度向社会各界人士传播了有机种植、药用植物、未来农业等方面的有趣知识,近距离提供感受科技力量和了解植物奥秘、感受大自然的体验通道。总计活动约314场次,参与人数约16650人次。
植物研发中心与诸多中小学展开了自然科普教育合作,其中后宅中心小学与研发中心相邻,在多次合作中建立了深厚链接,2022年开始深度合作,将科普走进校园,构建起“学校花园”劳动教育体系实践。本年度开展的披萨花园完成25课时约552人次的教学。
(四)在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本年度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主题日期间的科普教育活动主要以服务社会公众的来访参观,有机种植,生态农业,未来农业等科普讲解以及自然体验活动为主,并参与千万IP创科普活动,发布科普文章3篇。总计活动场次10场,共计约450人。
(五)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等情况。
面向公众提供预约的平台主页链接如下:
https://webportal.amway.com.cn/login
自主运营的新媒体平台有:
①科普中国科普号——安利植物研发中心
https://www.kepuchina.cn/kepuhao/plainkepuhao?id=15546
②公众号——安利植物研发中心
③视频号——小植君和他的朋友们
安利植物研发中心本年度通过官方公众号(安利植物研发中心)和视频号(小植君和他的朋友们)以及科普中国科普号(安利植物研发中心)公布科普知识以及科普教育活动信息共计184篇,共计点击阅读量506000次。
(六)动员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服务情况。
本年度志愿服务共计约162天,志愿服务场次约340场次,志愿服务时长约1111小时,服务约17200人次。志愿服务为向来宾科普讲解农业科技知识,药用植物,未来农业,有机种植,生态理念传播,以及指导自然生态类互动实操等自然体验志愿活动。
(七)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本年度统计内科普工作经费50万,其中线上传播运营费约 25万,兼职志愿科普人员服务交通补贴约25万。场馆场地硬件设施维护等暂未统计。目前科普志愿团队人员约57名,其中公司专职科普人员约10名,兼职志愿科普人员约47名。
(部分志愿者合影)
二、特色工作
安利植物研发中心由于自身的科研优势和场地优势,并在公司美好生活,和谐社区的理念指引下,自成立以来,就与周边社区多个学校建立了合作,与政府建立了“行走课堂”合作基地,与相邻的后宅实验小学开展了植物科学教育基地的合作等。本年度接待了学校团体参观约350人次。我们非常欢迎青少年儿童走进研发中心科普学习,在暑期开展了6期5天4晚“爱与尊重,活的自然”品牌夏令营,接待了海内外206位青少年儿童。我们以有趣的自然游戏开展,引导自然观察,融入农耕文化知识,将自然,食育,知行结合,让孩子尊重食物,尊重自然,培养爱与尊重的能力。本年度在周末开展了自然教育体验日,面向公众家庭,为期半天或者一天的在安利植物研发中心开展的包括农耕园艺,食育系列,自然观察,自然游戏,自然手工等自然科普体验活动。共开放了16场次,共计约400人次的自然教育科普活动。
除了欢迎青少年儿童来研发中心科普学习,今年中心仍然是全年走出去,研发中心的科普人员走进校园,将农耕科普知识送达校园。引导小学生进行项目式创想花园——披萨花园的创建。今年实施小班化教学更加注重体验感。全年完成25课时约552人次的教学。
自然教育科普口碑良好,践行自然科普教育的同时也很好地传播了公司声誉。
三、问题不足
科普中国科普号上传本公司科普资讯时,其中的版权内容受限制仅能在科普中国APP上使用,无法用于科普中国网站且不得向第三方授权使用,因此目前暂时无法上传已编辑好的大量图文内容。
四、工作建议
目前公司举办科普教育活动全部使用的是公司内部申请经费,希望可以得到全国科协更多的物资或经济支持。
附件:基地最新简介和开放时间
基地最新简介:
安利(中国)植物研发中心,位于中国江苏无锡市,由安利美国总部直接投资2500万美元建立,是全球首个专业从事中草药有机种植的科研平台、安利全球唯一研发型农场、安利全球首家植物研发中心的研究机构。中心总占地714亩,其中包括先进的农业科研实验大楼、智能科研温室、植物工厂、快速育种平台、现代农业设备仓库、体验中心以及占地500多亩的科研农场,建立了多个药用植物品种资源圃,种植研究石斛、莲、菊花、蓝莓、荞麦、枸杞、吴茱萸等220多种药用植物。
安利植物研发中心汇集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知名科研院所农学、植物学、生物学等领域的精英学者,专注于中草药有机种植技术和提取物的研究。
科研团队年轻富有活力,积极与各一流研究机构建立合作交流并获得多项研究成果,2015年,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合作建立企业院士工作站,共同对当前中草药有机种植技术发展在土壤学领域面对的关键问题,诸如中草药植物的营养功效成分、品质提升与土壤养分管理等技术展开合作研究;开业以来两度受邀参与“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分别为2016年“长江下游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防控技术示范”项目,以及2019年“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项目;2017年底完成重点药用植物菊花的全基因组测序,使中国在全球率先完成菊属植物的全基因组测序,并于2018年将相关研究结果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极大的推进了相关领域的科学前沿。2019年加强了智慧农业领域研究的投入,建立多个智慧农业研究示范点。并于2023年先后获得荷花与杭白菊新品种证书与专利。2023年开始多次参与与独立进行航空育种工作。
自从2015年10月成立以来,安利(中国)植物研发中心在努力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也在积极履行企业公民的责任,将研发中心打造成一片面向社会的科普沃土。丰富的植物资源与场地优势,扎实的科研基础与人才储备为科普工作的开展为科普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开展了很多中草药植物与文化、现代农业实践、自然教育方面的科学传播工作,依托研发中心的专业优势、人才优势和场地优势,科学家们将科普宣传纳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在公众号发表各类科普文章500多篇;通过视频号传播植物科普作品159余个;开业10年以来中心接待各界参观人员近12万人,向他们普及中医药文化以及健康养生知识,增加参观者对健康与营养的关注;2016年与江南大学建立校企实习基地,2019年与无锡市科技局、无锡教育局建立科普教育基地。以中心周边为主,逐步让科普走出去,将青少年迎进来。2020年与无锡新吴区建立小学生“行走的课堂”合作基地。2020年与后宅中心小学合作,建立植物科学教育基地。2022年4月入选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24年7月获无锡新吴区“行走的课堂”优秀研学基地。
植物研发中心秉承打造自然科普教育沃土的理念,以中小学自然教育、农耕教育为主要抓手,逐步让科普走出去,将青少年迎进来,开业以来,已接待中小学生自然科普体验学习约7000人次。
已开展“活的自然”夏令营(面向青少年为期4-5天的开放式自然农耕科普工作坊)以及自然体验日(面向青少年为期半天或者一天的在安利植物研发中心开展的包括农耕园艺,食育系列,自然观察,自然游戏,自然手工等自然科普体验活动)。此外,中心也与周边小学进行了深度自然科普教育合作,于2022年9月开始每周开设一堂自然农耕教育课程,贯彻国家对中小学劳动双养的培养导向,在“做中学”以及“学中做”,以实际动手代替纯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打造学校花园的项目式农耕科普教育课程。
在国家大力发展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希望能
够依托植物研发中心的农场场地优势、科研实力优势、科普人才
优势,为青少年劳动教育贡献一份力量。
开放时间:
3-12月周末,国定节假日除外
寒假期间闭馆,仅对本市政府新吴区的行走课堂活动开放。
来源: 安利植物研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