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在恶性肿瘤发病前十位中,结直肠癌稳居前列,这听起来是不是很恐怖?其实,结直肠癌是最好预防的一类癌,结直肠癌包括直肠癌和结肠癌,今天我们重点揭秘直肠癌。
问题一:排便次数明显增多,并且出现便血,是不是就要怀疑是直肠癌?
答:不一定是直肠癌,也有可能是痔疮。由于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不规律,且常常摄入一些高脂肪和高热量的食物,蔬菜水果搭配不合理,常常便秘,粪便长时间堆积在肠道内,容易患上直肠癌。但是单依据这些症状,不能直接判断究竟是痔疮还是直肠癌。
问题二:直肠癌和痔疮如何辨别?
答: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初步辨别:
1. 大便出血的颜色和性状。痔疮患者多为便后出鲜血,与粪便不相混合,血液多随大便排出后滴下;而直肠癌患者便血的颜色较暗,多是混在大便里面或带有粘液。
2. 大便次数不同。直肠癌患者因为肿瘤刺激,频繁产生便意,但是每次排便量不多,有的会出现腹泻和便秘交替的症状。而痔疮患者的排便次数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3. 痛感不同。直肠癌发展到后期会有腹痛感,这是因为直肠癌患者肠道功能紊乱,或因肠道堵塞而引起腹痛,一般疼痛出现在中下腹部,有肛门下坠感。但是痔疮患者一般不会有这样的感受,只有严重时会有肛门剧痛或时常伴有局部瘙痒感。
问题三:如果没有以上这些症状,是不是就只是痔疮而已?
答:不是。痔疮是各年龄段均易出现的常见病,而直肠癌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尤其60岁以后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显著增加,男性略高于女性。即便门诊检查发现有痔疮,也应警惕同时存在直肠肿瘤的可能。
问题四:如若出现以上症状,应该做哪些临床检查以辅助诊断,这些检查又有什么意义?
答:1.大便潜血检查:是直肠癌的初筛检查,但该方法易受到食物、药物等因素的影响,阳性者需要再做进一步的检查。
2. 直肠指检:是诊断直肠癌最重要且简便易行的方法。因直肠癌大多发生在直肠的中下段,75%以上的直肠癌可于直肠指检时触及。手指触摸到凸起的质软病灶,多是痔疮。触到肠内有菜花状的硬块,或边缘隆起、中央凹陷的溃疡,检查后,指套上沾有血液、脓液便,就要高度怀疑为直肠癌。
3. 粪便DNA检测:通过检测粪便中脱落的肿瘤细胞DNA突变或甲基化等异常情况筛查直肠癌及癌前病变。该方法具有无创、方便等优点,对于早期直肠癌和进展期腺瘤的检测有一定价值,但目前检测成本较高,且检测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在临床筛查中的广泛应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4. 抽血化验:对于高危人群,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化验明显升高者,则需要提高警惕。但此项化验并不能明确肿物的部位以及类型。
5. 内镜检查:主要指肠镜检查,可在直视下观察病变的部位及形态,同时可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此项检查简单、直接、高效。
6. 影像学检查:(1)X线气钡双重造影检查:是直肠癌重要检查方法之一,能发现较小的直肠病变。也可以适用于无法进行肠镜检查的患者。(2)腔内B超检查:用腔内探头可检测癌肿浸润肠壁的深度及有无侵犯邻近脏器。(3)CT检查:对于较大的息肉和肿瘤有较高的检出率,但对于扁平息肉或较小病变的检测准确性不如肠镜检查,且存在一定的辐射风险,一般用于不能耐受肠镜检查或肠镜检查不完全的患者的补充检查。
问题五:为什么说直肠癌是最好预防的一类癌?
答:因为直肠癌的前身,最常见的就是一个小息肉(炎症性肠病引起的肠癌及其他特殊类型的肠癌除外)。它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良性的,称为炎性息肉,一般不会癌变;另一类是肿瘤性的,称为腺瘤性息肉,有癌变的可能。不论是哪一类,它最初只是几毫米的样子,且没有任何症状,很难发现。随着时间它会慢慢变化,加之外界环境的不断刺激,最终成为人人避之不及的癌。但是它的发展是相对缓慢的,只要做一个肠镜体检,在它恶变前找到它,就可以于微创下内镜切除,退一步讲,癌变早期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早癌,也可以行内镜下切除,其预后也是很好的。
问题六:直肠癌如何治疗?
对于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的早期直肠癌,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者,多可采用微创下内镜切除,术后需严格按照随访方案进行随访,包括定期肠镜检查、腹部超声、胸部X线或CT等检查。对于无法内镜下切除的或者已经转移的直肠癌,须进行外科手术切除,必要时配合放疗和化疗。
问题七:为什么有的人可以保留肛门,有的人却不能,只能长期佩戴造瘘袋?
因为肿瘤的部位不同。癌种距齿状线5厘米以上者,外科手术下可以做乙状结肠和直肠吻合,保留正常的肛门,称经腹直肠癌切除术。反之则无法保留肛门及肛门括约肌,须行结肠造瘘,其生活质量可能有所影响。
问题八:哪些人属于直肠癌的高危人群?
1、有家族史者
具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等遗传性疾病的患者,尤其是直系亲属患有上述疾病者,直肠癌的患病机率会大大增加。
2、有不良饮食习惯的人群
长期进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蛋黄、鱼子等,经常吃烟、熏、烤、炸的食品者以及吸烟、饮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者,也容易诱发直肠癌。
3、长期处于精神压力大的状态者
患者长期处于精神压力大的状态,可能会导致内分泌紊乱,使直肠癌的发病机率增加。
4、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群
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群,可能会增加直肠癌的患病的机率。因为长期缺乏运动,可能会导致肠道蠕动减慢,使食物在肠道内长时间停留,从而可能会诱发直肠癌。
问题九:如何预防直肠癌的发生?
1.平常生活中摄入低脂肪、适量蛋白及富含纤维素食物的均衡饮食。
2.不吃发霉变质的食物,少吃腌、熏、烧烤和油煎炸的食品,多吃新鲜蔬菜。
3.防治慢性肠道疾病,如肠息肉、慢性结肠炎等。
4.适量运动,并保持舒畅的心情,做好情绪的自我调节。
5.体检肠镜,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发现息肉或早癌,内镜下切除,定期复查,就可以将绝大多数的直肠癌扼杀在摇篮里。
**温馨提示:**大多数情况下,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容易与痔疮混淆,一旦误诊,极易错过直肠癌的最佳治疗时机。所以,一旦出现血便、大便次数增多等异常情况,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如果自己不能进行判断,最好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避免误诊延误病情。同时,高危人群建议体检肠镜,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来源: 山西白求恩医院 消化内镜 孙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