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胎十月,一朝分娩。面对分娩,很多孕妈妈难免胆怯又慌张——什么时候去医院?生不下来怎么办?宫缩疼怎么办?这一系列问题足以让一些孕妈妈陷于焦虑紧张的情绪中。今天,让我们跟着小龙妈妈一起体验一下分娩的过程吧。

宫缩:规律且逐渐增强

小龙妈妈孕37周了,医生检查后认为小龙妈妈有阴道试产条件。下一步就等着宫缩来临了。这些日子,小龙妈妈常常有腹部发紧感这是要临产了吗?

医生告诉她,真正临产的宫缩是比较规律且逐渐增强的,且有与平时腹壁发紧感不同的明显痛感,还可能伴有见红或阴道流液。临产的宫缩最初可能是不规律的,比如10-15分钟一次,随后间隔逐渐缩短,大概6-7分钟一次,随后3-5分钟一次,宫缩疼痛的程度也越来越强,这时就该称为规律宫缩啦。孕妇在孕晚期出现的腹部发紧感,休息后能缓解,不影响正常生活,也不影响夜间休息,通常是假性宫缩。

破水:不可随意抬高臀部

一天,小龙妈妈夜间起床上厕所,突然觉得阴道流液,起初她以为是漏尿,但流水不受控制。小龙妈妈慌了,这应该就是破水了吧,赶紧叫醒小龙爸爸,小龙爸爸听说孕妇破水要抬高臀部,于是赶紧让小龙妈妈躺下,臀下垫了垫子,呼叫救护车赶去医院。

医生告知,孕足月的孕妈妈,如果胎儿是头位,尤其是在胎头入盆的情况下,不需要抬高臀部。破水时,孕妈妈抬高臀部主要应对的是胎头高浮或胎儿臀位等情况,此时由于子宫口部位没有阻挡,脐带有可能随着羊水流出导致胎儿缺氧。如果胎儿头位且入盆,胎头恰恰成了这个阻挡,此时抬高臀位,反倒人为造成宫口和胎头间的缝隙,给“淘气”的脐带留出了外逃机会。

临产:自由体位待产

小龙妈妈的肚子越来越疼,她体会到了临产的宫缩,觉得自己快受不了了,于是大喊:“我不生了,我要剖宫产。”

医生解释,现在有很多减轻分娩疼痛的措施,如果产妇胎心监护合格,可以进行分娩镇痛。家人也要多给予产妇鼓励与支持,这也是减轻产妇疼痛的重要一环,可以扶着产妇走一走。产妇并不是只能躺着,还可蹲着、坐着、跪着,哪种姿势更舒服就可以用哪种姿势待产。这就是自由体位待产,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产妇疼痛。家属可以帮助准妈妈捶捶腰,也有利于缓解宫缩痛。宫缩时,产妇切记鼻子吸气,嘴呼气,避免大喊大叫。因为过度紧张及喊叫不利于子宫供血,容易诱发胎儿窘迫,还能加重孕妇产后胀气。

分娩:以母儿安全为准则

小龙妈妈宫口全开,很快就能跟小龙见面了。可迟迟等不到小龙的哭声,这时大夫来了:“胎心有减慢,我们在积极处理,进行宫内复苏,但如果胎心再有减慢就需要侧切,也有可能使用产钳,让宝宝尽快分娩。”小龙妈妈有点懵:“能不用产钳吗?我们剖吧。”

医生告诫,如果出现胎儿窘迫,医生首先会给产妇吸氧,让其左侧卧位,有助于改善胎盘供血,适当补液,酌情抑制宫缩。此时,选择产钳还是剖宫产,要看哪一种方式能更快娩出新生儿。条件允许时,通常产钳助产会比剖宫产能更快娩出宝宝。同时,与剖宫产比较,产钳的损伤相对较小。

最终,医生给小龙妈妈做了侧切但没有使用产钳。伴随一声啼哭,小龙出生了。医生提醒,小龙妈妈产后还要经历三关:顺利排尿,预防出血,切口愈合。漫长的分娩后,产妇膀胱受压,排尿感感受差,需要多喝水,主动排尿。尽早下地活动和哺乳都有利于产妇子宫恢复,减少产后出血。此外,产后尽可能保持外阴的干燥清洁,有利于伤口愈合。

生育,是一场疼痛与幸福交织的旅程。如今,看着宝宝可爱的睡颜,小龙妈妈觉得这一路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作者邹丽颖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围产医学部副主任、主任医师)

来源: 科普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