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科普部:
2024年,在各级科技部门的倾心指导下,金佛山科普基地不断加大科普教育力度,认真开展生态文明科学普及和宣传教育相关工作,科普实绩有了新的突破。根据《中国科协科普部关于做好2024年度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工作绩效自评的通知》要求,我们认真组织开展了绩效自评,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科普工作组织管理情况
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简称“金佛山管理中心”)统筹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普基地全部工作。金佛山管理中心主要领导负责全面统筹,一名分管领导专职分管科普工作,科研宣教科(科普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科普基地建设相关事务和全年各项科普活动。科普工作作为单位重要工作内容列入年度工作和考核重点,科室及时收阅科普工作有关文件要求通知,制定和完善《科普宣传基地管理办法》《科普宣传工作制度》等,不断激励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工作。
(二)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基础情况
金佛山科普基地科普场地总面积19614万平方米,展教面积约6000平方米。基地有金佛山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喀斯特地质博物馆1处,动植物标本馆1处,昆虫展览馆1处,金佛山珍稀植物园(金佛山自然科普场地)1处,升级金佛山科普营地1处,这些场地除金佛山景区20平方公里收费外,其余均全年免费向公众开放,据不完全统计,全年接待自然体验、科研科考人员90万人次
(三)本年度开展科普活动情况
在基地、校园、社区开展线上线下科普活动11期(包括线上艺术作品赛1期、线下生态资源保护校本课程实施1场、生态艺术作品展1场、小小巡护员系列科普活动3场、森林探索科普路线打造活动3场、高校+保护区基地实践课程1场),受众约7万人;开展生态文明宣传专项活动8期(其中:科普小讲堂4场、摄影作品展4场、读书会3场、观影会4场)、科普地推活动13场,受众约8.6万人
(四)在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1.世界野生动植物日。3月3日,金佛山管理中心联合相关政府开展了以“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向群众普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开展了森林防火宣传,倡导提高保护野生动植物意识,严防森林火灾,共护野生动植物良好生存环境。
2.世界森林日。3月20日,基地宣讲人员进入学校开展“森林与创新”文明实践宣传活动。宣讲成员宣讲了金佛山保护区基本情况、保护区法律法规、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重要性等。开展了珍稀动植物科普小课堂及世界森林日主题绘画。
3.爱鸟周。4月3日,联合南川区多部门,在区青少年宫开展了重庆市第27届“完善保护体系,护佑候鸟迁飞”爱鸟周文明实践宣传活动。活动围绕爱鸟护鸟、金佛山生物多样性、野生动植物保护等主题开展科普知识讲座。
4.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17日,联合共青团南川区委、南川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共同在南川区鼓楼坝广场开展“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展示了金佛山管理中心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成果,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注与参与热情。
5.科技活动周。5月29日,金佛山管理中心走进金山小学开展了以“弘扬科学家精神 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为主题的科技周活动,活动中邀请小朋友观看《人类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认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向小读者派发动植物科普系列图书等,进一步加强了群众认识动植物科学,保护动植物生态的意义。
6.世界环境日。6月5日,与南川区生态环境局协同开展“生态环境日进社区”主题活动,共计200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
7.全国科普日。9月15日,金佛山管理中心携手重庆市南川区山水乡愁自然中心开展了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科普教育活动。专业老师现场讲解了有关动植物的知识,孩子们制作属于自己的自然笔记和植物拓染作品,充分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
(五)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等情况
一是制作《唯此青绿金佛山》《植物大熊猫·银杉》《林麝》等相关宣传片5个,文创设计3套,200余件。
二是2024年获新华社、人民日报、中新网等国家媒体采用信息和宣传稿件8次,市级以上媒体专题报道21次,刊发重庆市林业局官网简报信息23条。受众人群为重庆市外及市内单位部门人群等,共计200万人左右。有关链接:https://lyj.cq.gov.cn/,https://lyj.cq.gov.cn/wap.html。
(六)动员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服务情况
2024年1月开展小小巡护员——“金佛山冰雪自然,探究地质奥秘”科普活动;2月开展小小巡护员“走出去”——赴东北,黑叶猴探亲吉林自然冰雪科普活动;4月开展“艺绘金佛山,共享多样美”——金佛山生态文明宣传艺术作品赛;6月开展“山城生灵多样美”重师美院金佛山生态科普插画作品展、“自然之声·声景探秘—声音职业实践探索”科普活动;7月开展“艺创金佛山 助力乡村生态美”重师美院大学生实践课程;8月开展“金佛山自然科考 暑期生活避暑成长”科普活动;10月开展小小巡护员“引进来”——天津小小巡护员探秘金佛山科普活动。科普服务人次逾8.6万人次。
(七)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金佛山管理中心统筹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普基地全部工作。在编在岗职工13人,专职生态管护员10人,兼职生态管护员42人,红外线相机安装人员22人,共87人承担科普基地事务,另特别邀约、储备了一批专家、学者型科普讲解员。2024年升级金佛山科普营地投入经费74.2万元,自然教育及宣传工作经费投入60万元,其他行政支出约50万元。
二、特色工作
开展特色科普品牌“小小巡护员”自然教育活动3次。一是小小巡护员——“金佛山冰雪自然,探究地质奥秘”科普活动,二是小小巡护员“走出去”——赴东北,黑叶猴探亲吉林自然冰雪科普活动,三是小小巡护员“引进来”——天津小小巡护员探秘金佛山科普活动。
三、问题不足
一是科普人员的专业讲解能力有待提高;二是科普活动阵地和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三是科普人员编制上存在较大的缺口。
四、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科普基地阵地建设。持续推进阵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普基地建设和作用发挥;加强人员培训,提高骨干队伍能力素质,增强科普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多渠道多形式展示科普教育资源,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吸引更多公众参与科普活动。
(二)进一步加强科普人员交流。以多形式培训为抓手,紧贴基层科普工作实际需求,立足提升基层科普专兼职人员的科普理念、理论和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对科学知识的迫切需求,提升基层科普人员的综合素质,推动科普工作深入基层
附件1: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科普基地简介
附件2:佐证资料
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
2025年1月7日
附件1:
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简介
金佛山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79年,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重庆市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0597公顷,主要保护以银杉、林麝、黑叶猴等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又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还是全国生态科普教育基地。
自1999年入选全国科普基地以来,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我基地常年开展生态文明科普教育和体验活动,不断加强基地能力建设。有丰富的动植物标本馆藏,植物标本约5000件,动物标本500件;打造了金佛山珍稀植物园,占地10亩,汇集了分布在金佛山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59种,金佛山特有植物9种,布设了科普展板、互动体验设施50个,配备讲解耳机50台;博物学家李元胜老师指导建设了昆虫博物馆,展馆设立有三个空间,空间一为昆虫入门知识,空间二为金佛山昆虫概述,空间三为金佛山昆虫影像标本展,展馆共有200余种金佛山昆虫照片,其中具有金佛山代表性的昆虫80余种;打造了金佛山2600平方米的科普营地,安排了生态义务宣讲员,为游客提供科普教育机会和方便;在金佛山山顶有一条5000米长的科普走廊,可欣赏高山草甸、古生植物、自然风光及生态石林;上述场地除金佛山景区20平方公里收费外,其余均全年免费向公众开放。
附件2:
佐证资料
科研基地温棚
金佛山科普营地
金佛山珍稀植物园
金佛山保护区昆虫展示馆
开展科普活动情况
世界野生动植物保护日
爱鸟周
生物多样性日
世界环境日
世界森林日
来源: 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