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情况
(一)科普工作组织管理情况
激光科技馆由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核心子公司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下简称:华工激光)建设及运营。目前激光科技馆在科普工作组织管理方面已构建起较为完善的体系。在领导分工上,由华工激光副总经理冯书云负责分管科普工作,统筹协调相关资源,为科普工作推进落实提供了有力的领导保障。
科普工作的具体执行由华工激光品牌发展部负责,并被列入品牌发展部年度工作计划中,确保各阶段任务与时间节点,保障科普工作有序推进。
为保障科普工作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华工激光制定了详细的科普工作制度,涵盖活动流程、人员分工、内容审核等关键环节。并且,还出台了激励和支持科普的政策,对于在科普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团队和个人给予相应奖励,充分调动全员参与科普的积极性,全方位提升华工激光科普工作成效。
(二)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基础情况
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激光科技馆面向全国各地社会公众开展激光及光电子产业科普教育。截止到2024年12月31日,激光科技馆向公众开放科普服务约269天、累计接待参观约1500场次、24000余人次。通过科学性、知识性、互动性相结合的展品及装置开展教育活动,加深公众对激光知识及其实际应用的理解,激发公众对智能制造的广泛兴趣,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提升大众科学素质。具体数据情况如下:
(数据时间: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月份 | 开放天数 | 接待场次 | 接待人数 |
1月 | 20 | 86 | 805 |
2月 | 13 | 52 | 323 |
3月 | 24 | 135 | 2096 |
4月 | 23 | 126 | 2845 |
5月 | 23 | 154 | 2691 |
6月 | 25 | 137 | 2376 |
7月 | 20 | 103 | 1822 |
8月 | 28 | 158 | 2206 |
9月 | 26 | 146 | 2504 |
10月 | 20 | 117 | 2321 |
11月 | 24 | 131 | 2847 |
12月 | 23 | 106 | 1371 |
华工科技激光科技馆目前建筑面积约1500平,陈列激光加工展品约300件(套)。为了给公众提供更多元、更丰富、更贴合实际应用的科普体验,2024年激光科技馆进行了展区改造、设备更新与展品升级。因激激光科技馆升级区域及新增展品较多,以下列举3项有代表性的场馆/设备升级情况:
① 新增展品——三维激光头
展品名称:三维激光头
设备介绍:大功率激光三维高速切割关键技术与高端装备,曾荣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应用场景:航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异型复杂曲面打孔、切割、焊接加工
核心技术:高速高精直线电机驱动、全闭环光栅尺位置环反馈、OFC光学聚焦
② 硬件改造——3C应用展区、智能制造展区为优化科普互动体验进行的视听硬件升级

③ 展区美化升级——将激光加工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结合草坪绿植与激光切割出的绵羊工艺品呈现出“风吹草低见牛羊”独特区域,丰富科普体验。
(三)本年度开展科普活动情况。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激光科技馆针对科普研学、社会实践等开展科普活动396个,累计参与人数15963人次,科普工作服务了来自各行各业各地的企业、社区、学校等团体。同时,激光科技馆科普团队有效结合全国科普日、寒暑期、“六一”儿童节、“五四”青年节、主题党日活动等重要节点,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青少年学生、社区、协会、镇乡群众代表到激光科技馆开展线上线下“零距离”科普活动,免费开放激光智能制造体验、科普展品、光电互动设施等。具体数据如下:
(数据时间: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月份 | 活动数量 | 接待人数 |
1月 | 13 | 452 |
2月 | 5 | 323 |
3月 | 23 | 941 |
4月 | 36 | 1572 |
5月 | 43 | 1637 |
6月 | 46 | 1725 |
7月 | 34 | 1449 |
8月 | 43 | 1506 |
9月 | 38 | 1698 |
10月 | 40 | 1513 |
11月 | 49 | 2069 |
12月 | 26 | 1078 |
除此之外,为积极响应打造全域科普体系,扩大科普覆盖面,构建全民参与的科普工作格局没推进科普进机关、乡村、学校、企业。华工科技激光科技馆开展“走出去”科普活动5次;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超2000人,其中,走进湖北省科技馆的“激光金桂探馆高科技”、走进光谷交通“用激光留住一片樱花”科普活动、走进公众直击“武网”决赛等活动,不仅通过联动其他企业共同助力了科普活动的广泛传播,也通过线上线下同步科普创新了科普的形式,拓展了科普覆盖面。不仅如此,激光科技馆为响应“双减”工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学普及、广泛协作、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系统工程,从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激光科技馆共承接28场、890人次的学生教育科普活动。其中有来自光谷一小、光谷未来学校、光谷十七小学、华师一附中、育才实验寄宿小学、武汉康礼中学、深圳科学高中、山东济南实验中学等中小学学生的教育科普活动,让小学生广泛了解和亲身感受激光的魅力与神奇,丰富见识,开阔视野,拓宽思维,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另有114场次,4023人次,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地质大学、中南财大、厦门大学、国防科大、湖北美术学院、山西科技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的学生参观学习和实训教育工作,为行业长期发展储备人才,提高从业者专业度。



(数据时间: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月份 | 中小学 | 重点高校 | ||
场次 | 人数 | 场次 | 人数 | |
1月 | 0 | 0 | 6 | 126 |
2月 | 0 | 0 | 3 | 60 |
3月 | 0 | 0 | 9 | 245 |
4月 | 2 | 70 | 10 | 320 |
5月 | 2 | 40 | 11 | 355 |
6月 | 1 | 40 | 12 | 477 |
7月 | 2 | 35 | 21 | 858 |
8月 | 6 | 180 | 9 | 256 |
9月 | 3 | 55 | 13 | 545 |
10月 | 5 | 140 | 6 | 185 |
11月 | 7 | 330 | 12 | 536 |
12月 | 0 | 0 | 2 | 60 |
(四)在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在湖北省科协支持与指导下,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等重要主题日期间,激光科技馆举办多次主题科普活动,围绕“咫尺激光,筑梦未来”的主题,举办了“荆楚科普大讲堂”“云游激光科技馆”“专家来啦大讲堂”“激光馆里挖宝藏”“激光线下展”等科普活动30余场,受益人数超3000人。在2024年9月20日,更是与湖北省科技馆联合开展科普日互动,以激光“金桂”探馆高科技为主题,线上线下同步开展了一场寓教于乐的科普活动,。在省科技馆与华工激光双方媒体平台上进行传播,据统计,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近万人次,共同助力了科普活动的广泛传播。
作为企业类科普教育基地,激光科技馆结合自身场馆、专业人员等资源优势,面向科技爱好者、青少年学生、社区、协会、镇乡群众代表多次开展一系列贴近公众、讲究务实的志愿服务,并结合寒暑期、“六一”儿童节、“五四”青年节、“东湖论坛”、主题党日活动等重要节点,开展“激光零距离”“激光暑期开放日”“云游激光科技馆”等科普活动近20场,受益人数超1800人次。
(五)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等情况。
华工科技激光科技馆面向公众提供预约的平台是激光科技馆的微信公众号,公众可通过https://mp.weixin.qq.com/s/V8VIbd4dKoRStBvzdIl1Hw
进行预约
激光科技馆目前自主运营的新媒体平台共7个,包括华工激光微信公众号、华工激光微信视频号、激光科技馆微信公众号、激光科技馆微信视频号、华工激光抖音平台、激光科技馆抖音平台、激光科技馆小红书平台。因激光科学的科普特殊性,目前将专业性较强的科普内容在华工激光视频号账号进行发布,激光科技馆主要作为公众预约渠道及激光文创采购销售平台。部分链接如下:
① 华工激光微信视频号
https://weixin.qq.com/sph/Ad9BwEqKf
② 激光科技馆微信视频号
https://weixin.qq.com/sph/AtAhTXD41
2024年华工激光视频号策划并发布视频40条,总播放量累计239812次,点赞量4352次;2024年激光科技馆视频号策划并发布视频13条,总播放量累计27359次,点赞量393次。
(六)动员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服务情况。
为积极响应国家加强科普事业发展的号召,激光科技馆利用企业型展厅的自身优势动员企业内部的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服务,此外也通过企业自身科研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组织及承办科研院所、高校、合作企业等开展科普座谈,涵盖激光产业发展、无处不在的神奇激光、前沿领域中的激光科技等科普主题,深入浅出地为科技爱好者、青少年、企业人才讲解激光的科学原理、激光的发展历史等等。2024年激光科技馆累计开展讲座12场,科普覆盖人数近800人。
(七)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1.经费来源:2024年激光科技馆科普经费主要来源包括企业自筹、市场收入等。企业自筹是我们科普经费的主要来源,此外,我们也通过市场途径售卖相关激光文创产品获取了一定的收入。
2.经费支出:激光科技馆经费支出主要用于开展科普活动、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科普人才队伍的建设、科普展品的更新与维护、科普宣传和推广等方面。因激光科技馆为企业型教育科普基地,相关经费支出统一由上市公司财报披露。
3.人员情况:
现从事科普工作人员,专职6名,兼职11名,具体明细如下:
姓 名 工作单位 职称职务 本人专长
园园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品牌推广专员 科普教育、展陈布展
王园园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品牌推广专员 科普教育、网络传播
赵陶美顺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品牌推广专员 科普教育、科普宣传
石慧雅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品牌推广专员 科普教育、网络传播
陶梦洁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品牌推广专员 科普教育、视频拍摄剪辑
胡芯怡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品牌发展部主管 创意表达、文创设 计、活动组织
冯书云(兼)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副总经理 激光产业发展及应用研究
程伟(兼)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总工程师 精密微纳激光技术应用研发
祁小勇(兼)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产品线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超高功率激光技术应用研发
刘祎(兼)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品牌发展部经理 科普教育及立体化传播
闫俊捷(兼)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市场推广专员 科普教育
任秀杰(兼)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市场推广专员 科普教育、幼儿教育
杨汝茜(兼)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品牌策划专员 科普网络传播
曾爽(兼)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工艺工程师 激光工艺研发
余潇潇(兼)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视频编导 科普素材制作(图片及视频拍摄/剪辑)
廖婵(兼)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视频编导 科普素材制作(图片及视频拍摄/剪辑)
周锐(兼)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视频编导 科普素材制作(图片及视频拍摄/剪辑)
二、特色工作
1. 具有激光科技特色的科普活动拓展激光科普影响力
华工科技激光科技馆围绕“咫尺激光,筑梦未来”的主题,通过“荆楚科普大讲堂”“云游激光科技馆”“专家来啦大讲堂”“激光馆里挖宝藏”“激光线下展”等特色活动,截止到2024年12月31日,共覆盖超10000人次的科普教育工作,其中包括来自学校的青少年们、大学生、企业在职人员们、退休干部们以及社区群众们,通过生动有趣的激光加工样品、光电互动等先进的技术手段,让不同群体都能了解到激光行业的新技术、新成果,培育大众科学素养与科学精神,拓展科学普及的影响力。
为积极响应“双减”常态化,2024年度已开展面向学生群体的科普活动不少于30场次,受益人数超3000人次,如光谷未来学校、光谷一小、华师一附中、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通过“寓教于乐,融学于趣,化教于心”的方式让科学知识“轻量化”,培养青少年独立思考,坚持科技创新的意识,让科技的种子在青少年的心中生根发芽。




2. 创新科普作品形式-创作激光科普文创产品
华工科技激光科技馆积极开发科学普及资源,借助具有湖北产业的先进激光技术,与文化创意、城市文化相融合,定制了多款有激光特色、文化特色、城市特色的激光科普作品。
例如,激光文创产品“六方联”、黄鹤楼激光工艺礼盒,围绕总书记考察湖北的重要讲话内容,借助先进的激光技术,制成文创产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
例如,激光纸雕工艺系列,在纸上绘制出高精度的镂空图案,用科技方式展现民族传统非遗文化之美。激光纸雕定制台历,在日期提示的同时展示武汉四季不同的美好花态,激光纸雕画:可雕刻武汉城市科技建设成果、人文风光等。



例如,激光工艺日晷,产品采用中华文明传承千年的日晷设计,将古今文化融合于日晷的阴阳两面,用激光工艺标记出蕴含古代智慧的十二时辰与龙纹图案,不但具有指示时间的功能,更是展示了先祖流传下来的智慧结晶。
激光文创作为文化载体,在展示纪念意义与工艺观赏性的同时,传播新时代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与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强化国家战略的科技力量。创意定制激光科普文创产品,给公众提供了不同形式的科普资源服务,推动高技术产业大众化普及。
3.联动地方其他科普平台、地方媒体拓展科普渠道
积极联动地方其他科普基地:2024年9月20日,与湖北省科技馆联合开展科普日互动,以激光“金桂”探馆高科技为主题,线上线下同步开展了一场寓教于乐的科普活动。在湖北省科技馆与华工激光双方媒体平台上进行传播,据统计,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近万人次,共同助力了科普活动的广泛传播。

联动有影响力的地方媒体拓展科普宣传渠道:2024年联合媒体进行了特色活动宣传工作,如长江云新闻、荆楚网、湖北电视台教育频道等,拓宽了激光科普的宣传渠道。


联动湖北省文旅官方平台,湖北文旅首次面向中小学生开展“走进学府遇见未来湖北高校研学之旅”活动,华工科技激光科技馆被列入科创研学路线中的固定研学点。
4.利用线上多媒体渠道打通科普“最后一公里”
激光科技馆在2024年积极参与线上科普创作,借助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科学知识。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科普短视频、直播等内容,2024年度累计阅读量、播放量、曝光量突破20w+。打破传统科普方式,有效拓宽了激光科学普及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满足了公众多样化的科普需求。

三、问题不足
由于华工科技激光科技馆科普经费来源较为单一,一定程度上限制科技馆进一步的发展与创新,未来华工科技激光科技馆应加强多元化资金筹集能力,开拓科普经费来源,提高经费利用率,定期更换与科技创新同步的展品与展现形式,完善各类设施,打造有特色的激光科技馆,为推动科普事业蓬勃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让科学知识在全社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四、工作建议
特色科普活动建议加强专项资金支持,加强各场馆间基地共建、联动,共同推进科普的特色化、可持续化、效益最大化。
来源: 激光科技馆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激光科技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