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认知功能这个多维的“超级系统”!认知是人脑接受外界信息,经过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从而获取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认知功能下降是指个体的记忆、语言、推理、执行、计算和理解判断等认知功能的多个方面表现出明显、可测量的下降或异常。认知功能的下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经历从正常到痴呆的逐渐过渡。认知功能的下降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已有研究发现,认知功能与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关联。然而,目前尚未有研究探讨认知功能水平,特别是认知功能的不同方面是否会影响慢性肾脏疾病的未来风险。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针对上述问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国家肾脏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开展了相关工作,研究成果发表于Mayo Clinic proceedings杂志。研究发现,较好的认知功能(包括反应时长、推理能力、前瞻记忆和整体的认知功能)与较低的慢性肾脏病风险之间存在因果关联。南方医院国家肾脏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秦献辉教授为该文的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杨思思为第一作者。
该研究纳入了396,600例基线无痴呆且无慢性肾脏病的参与者。认知功能的评估包括:
(1)前瞻记忆(Prospective memory):评估参与者在分心后是否能正确记得先前的指令;
(2)数字记忆(Numeric memory):测量参与者记住最长数字串的能力;
(3)视觉空间记忆(Visuospatial memory):考察参与者回忆卡片位置的能力;
(4)反应时长(Reaction time):测量参与者处理信息的速度;
(5)推理能力(Reasoning ability):通过回答逻辑/推理问题来评估参与者的流动智力。
在这五项测试中,评分越高,则代表参与者的认知功能越好。
经过12.5年的随访,共有13,090(3.3%)例参与者发生了慢性肾脏病。研究表明:
(1)反应时长、推理能力和整体的认知功能评分每增加1个标准差,新发慢性肾脏病风险分别显著降低3%,9%和4%(图1);
(2)在前瞻记忆测试中,回答正确的参与者发生慢性肾脏病的风险比回答错误的参与者显著降低了18%;
(3)在两阶段的孟德尔随机分析中,基因预测的整体认知功能评分每增加1个标准差,慢性肾脏病的发生风险下降7%,提示认知功能与慢性肾脏病发生风险之间存在因果关联。
图1 不同维度的认知功能评分与新发慢性肾脏病风险呈负相关
综上所述,这项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显示,更好的认知功能与较低的慢性肾脏病发生风险存在因果关联。如果这一发现得到进一步证实,简单的、无创的认知功能测试可能成为一种早期且经济有效的工具,用于识别慢性肾脏病的高风险人群。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通过脑力游戏、记忆力训练等特定的程序来改善认知功能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学习新技能、管理压力、避免焦虑等策略来维持或改善认知功能,为自己的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参考文献:Yang S, Zhou C, Ye Z,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Cognitive Function and Risk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 Longitudinal Cohort and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Mayo Clin Proc.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6, 2024. doi:10.1016/j.mayocp.2024.04.017
编辑 | 杨思思 梁晓龙
审核 | 秦献辉
来源: 肾脏健康促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