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求知欲、探索欲,点亮学生们的科学梦想,激励学生树立投身建设科技强国的远大志向。12月27日,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共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委、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承办的“弘扬科学家精神 航天科普进校园”活动在澜沧县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北斗全球卫星系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桂海潮等院士、专家齐聚澜沧,为澜沧学子带来了精彩绝伦的航天科普讲座,中国工程院一局唐海英副局长代表中国工程院致辞。县委书记刘继宏参加活动并致辞,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张艳花主持活动,县委常委、副县长乔英俊,副县长钱永发参加活动。
在澜沧县第三民族中学举行的科普报告会启动仪式上,唐海英副局长在致辞中指出,澜沧县是中国工程院的定点帮扶县,自定点帮扶澜沧县以来,中国工程院先后组织近百名院士深入澜沧开展工作,并先后派驻了7位挂职干部长期定点帮扶澜沧,通过系统性投入资源和智力帮扶,切实用科技助力了澜沧的高质量发展。中国工程院主办本次“弘扬科学家精神、航天科普进校园”活动,邀请了航天领域知名院士、专家和航天科技工作者走进校园,通过科普宣讲和交流的方式,宣传和弘扬科学家精神,为澜沧学子心中播撒科技梦想的种子,激励澜沧青少年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树立科技报国之志,最终成长为支撑国家未来科技发展的参天大树。
刘继宏代表澜沧县委、县政府和全县各族群众,向科普团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感受科学家求真务实、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领略他们在探索未知时所表现出来的坚定信念,并在这样的精神引领下,心系祖国,勇于担当,不断努力学习和实践,在未来的科技事业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赛道上奋力跑出属于自己的最好成绩。
本次科普报告会中,杨宏院士以《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宇宙》为题,讲述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我国空间站的建造经验与启示,作为全程参与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总设计师,杨宏院士以亲历者的情怀与格局,向现场师生展示了一幅动人又壮阔的载人航天历史画卷——从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到天宫一号与神舟飞船交会对接,再到建设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并投入运行,每一步都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在澜沧县职业高级中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北斗全球卫星系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以《仰望星空北斗璀璨》为题,围绕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的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发历程,生动展示了中国卫星导航事业的发展成就与感人的北斗精神。他和同学们分享了人类导航技术的应用,涵盖每一个人每一天的日常生活,整堂讲座轻松愉悦,又科技感满满,一步步引领师生们“走进”太空,帮助大家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让同学们了解到祖国航天科技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在澜沧县一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桂海潮以《逐梦星辰 奋斗青春》为题,结合航天员是如何选拔的、航天员是怎样练成的、空间站里的工作有哪些、空间站里的生活什么样等四个方面的具体案例和细节,全景式地讲解了航天员从选拔到飞上天空再到太空生活直至返回地面的全过程。在讲座中,桂海潮教授还向大家展示了许多在空间站拍摄的珍贵照片和视频,让大家宛如身临其境,更加直观地学习了航天科技和各类物理知识。通过桂海潮教授深入浅出、充满趣味的讲述,在场小朋友们宛如飞身天空,充分激发了他们对载人航天和浩瀚星空的兴趣和求知欲。最后他勉励同学们,要珍惜美好时光,从眼前做起,从当下做起,学好知识,练好身体,保持好奇心,勇敢地奋斗追梦。
除了科普宣讲外,本次科普活动中还举行了捐赠仪式。中国工程院与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向澜沧县捐赠了空间站实体模型、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首发星模型、嫦娥六号探测器模型、《拥抱无人机时代》书籍100册等,并向贫困和困难学生捐赠了书包、文具、水杯等学习用品600余套。
科学无止境,精神永流传。此次活动,不仅为广大师生们提供了一次与航天科技专家面对面交流的宝贵机会,更是一次弘扬科学精神、传递科学知识的重要实践,有效激发了同学们的科学兴趣,拓宽科学视野、启迪科学思维、培育科学精神,在澜沧学子心中种下的航天梦想,成为未来学习之路上的一束曙光,照亮学子们的前行之路。
来源: 科普澜沧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