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是做什么的

在大型医院,特别是三级甲等医院,人们会见到一个科室:输血科。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输血科是什么样的一个部门,具体从事什么工作。现在,就给大家科普一下,输血科是一个什么样的科室。

输血科是医院中负责储血、配血、发血以及对临床用血进行管理和技术指导的重要科室。

外伤大量失血、大手术、重度贫血、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往往都需要输血治疗。

患者究竟需不需要输血?输什么血液成分?输多少?什么时候输?怎么输?这些都需要输血科医师和临床医师共同讨论来决定。

下面就输血科的具体职能,大致给大家列举一下。

输血科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血液储存

接收来自血站的各种血液成分,如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等,并严格按照储存标准进行分类储存,确保每种血液成分的质量和安全性。

不同血液成分有不同的储存条件和保质期。比如说红细胞能在2-6°C的环境中保存35天,血浆和冷沉淀可以在零下18°C的环境长期保存,血小板则需要在22°C环境中振荡保存,最长可以保存5天。

输血科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二——血型鉴定

准确鉴定患者和献血者的血型,包括 A、B、O、AB 以及 Rh 血型等等。

准确鉴定患者血型是进行输血治疗的前提,为安全输血提供了基础保障。不知道血型,输血治疗则无从谈起。

输血科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三——不规则抗体筛查

不规则抗体,也叫意外抗体,是指不符合 ABO 血型系统 Landsteiner 法则的血型抗体。正常情况下,人类血型抗体主要是抗 A 和抗 B,但不规则抗体是除了抗 A、抗 B 之外的其他血型抗体。

比如在输血、妊娠等同种异体免疫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规则抗体。这些抗体的存在可能会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等不良后果。

输血科主要工作内容之四——交叉配血

将患者的血清与献血者的红细胞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确保两者相容,避免发生输血反应。只有患者和献血者的交叉配血主侧、次侧都相合,才能用献血者的血液给患者输血。

输血科主要工作内容之五——临床用血管理

输血科负责制定医院的临床用血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此外,输血科还负责审核临床用血申请,指导临床用血,由输血科医师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用血知识培训和考核。同时,输血科负责合理调配全院的血液资源。

输血科工作内容之六——输血不良反应监测

对输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和处理。据统计,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大约为千分之2。为保障患者的输血安全,输血科要建立输血不良反应的监测、处理并且向上级主管部门回报的体系。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医院的输血科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也知道输血科为临床救治提供不可或缺的血液支持,守护了患者生命,为患者搭建了生命之桥,知晓了输血科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献血法[Z].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Z].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委.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Z].

[4]刘景汉,汪德清.临床输血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5]高峰.临床用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6]郭永建,王鸿捷.输血技术学基础与临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7]李志强.现代输血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8]陈小伍,于新发,田兆嵩.输血治疗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顺德区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