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6日,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河北省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科普教育基地”迎接雄安容和金源小学众师生的到来。这是继4月20日的科普研学活动后再次携手,共同开展主题党日暨红色科学课研学共建活动,开启一段新的研学旅程。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现场讲述、亲身体验和动手制作等多元化互动方式,引导小学生深刻了解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的前沿知识,点燃孩子们对科学的热爱,增强科学素养,塑造创新意识与动手技能,坚定以知识报国的决心。在校长、党支部书记陈晓辉的引领下,雄安容和金源小学的师生共52人加入了此次红色科学之旅。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团委书记杜凯华代表学院对金源小学师生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杜书记介绍了学院的历史,从专业特色的角度出发讲述了红色电波的历史沿革,勉励同学们好好学习,心向祖国,为祖国的发展尽心尽力。

雄安容和金源小学党支部书记陈晓辉对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领导及师生的热情接待和精心安排表示了感谢。雄安容和金源小学秉持“文化立校”、“规划管理”、“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实现“有容乃大、和而不同、金玉其质、探本溯源”的教育追求,此次科普教育基地精心设置的五个环节—厚德创客空间作品展示、机器人竞赛体验、新能源汽车装配产线参观、光伏与虚仿实验室介绍和电子小制作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与其办学理念高度契合,同学们一定能在此次研学中大有收获。

厚德创客空间是国家级众创空间,有心电衣、智能假手系统等多种系统与作品,此次最受关注的是用来引导手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完成医师指导动作的作品—机械手。体验者佩戴操作手套后,手部动作被精准捕捉,同步到机械手,其灵敏程度与准确性令同学们大开眼界,惊叹不已,争相体验。


创新实践基地向同学们展示了教师开发的各种小电路和学院学生在竞赛中制作的各种机器人系统,学生志愿者介绍了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并向同学们展示了nao机器人和机器狗,同学们先是听得聚精会神,又被手舞足蹈的机器人和憨态可掬的机器狗逗得捧腹大笑。志愿者还展示了他们在第二课堂活动的电子小制作,如微型电子秤,基于stm32的雷达系统,基于51单片机的游戏机,心形灯,无人机等,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参观新能源汽车装配产线使同学们获得了近距离观摩新能源汽车生产过程的机会,基地教师先介绍了车企工厂的四大车间:焊接、冲压、喷涂、整装,与产线上点焊打磨、电池安装、机盖安装等八个组成单元进行功能对应,将理论实践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师将八个组成单元比作“躯体”,作为“大脑”的MES全流程管理系统通过各单元运用的信息技术,如射频识别、PLC控制、机器视觉等,控制“躯体”实现精准装配,生动形象的比喻使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在国家级光伏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同学们深入了解了集成电路的发展史及其在现代科技中的核心地位。参观芯片展示时,他们对这些微小却强大的电子元件感到震撼,纷纷表示此次体验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电子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本次的电子小制作名为“瑞鹤”,电路板外观呈鹤形,分两版,一为落鹤,一为立鹤,形态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宋徽宗《瑞鹤图》中鸱吻上的两只鹤,一只立足未稳,一只昂首而立,形象栩栩如生。基地教师详细介绍了作品的创作灵感、工作原理和制作过程。在老师细致地讲解后,金源小学众师生积极动手制作。当电路板调试成功,鹤口的灯光亮起时,实验室内洋溢着欢笑和欢呼声。

活动进行期间,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团委书记杜凯华、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田华、团委书记段潇潇、实验教学中心教师张坤与金源小学党支部书记陈晓辉带领的教师团队进行了座谈。双方就科普教育开展的模式展开了深入探讨,期待未来的研学活动能够常态化,携手并进。

活动结束后,电信学院全体参与人员与金源小学师生合影留念,众师生依依不舍,纷纷表示希望能再来参加科普活动。此次活动时间虽短,但是给孩子们提供了零距离体验与实践的机会,拓宽了他们的科技视野,提升了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来源: 河北省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科普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