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认知中,骨质疏松被视为老年专属,实则不然。近年来,其年轻化趋势显著,悄然成为新时代的‘隐形杀手’。据调查数据显示,在20-30岁的年轻人中,竟然发现有近四成的体检者骨密度显著降低。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发布的《中国居民骨骼健康指数报告》也显示, 17.27%的青年人骨量减少,0.93%的人患有骨质疏松。可见,骨质疏松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骨质疏松正在一步步向年轻人逼近呢?
1.骨质疏松可能是吸烟惹的祸
“兄弟,借个火”,曾几何时,在年轻人的世界里,一支烟,可以开启一段故事,也可以走上一个江湖。当下,不少年轻人借吸烟带来的短暂快感,试图缓解生活、工作或升学的重压。但他们却不曾料到,吸烟竟然会威胁到他们的骨骼。
首先,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影响钙的吸收,即使在停止吸烟后36小时,尼古丁的代谢产物仍存在于体内;其次,烟草内的烟碱可抑制成骨细胞,刺激破骨细胞的活性,还可以促进雌激素的分解,影响骨正常代谢。此外,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肝脏,进而影响维生素D在肝脏内的活化过程,导致活性维生素D的生成量减少,从而增加患骨质疏松的风险。
2.大量饮酒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感情深呀,一口闷!”想必很多人都有过类似被劝酒的经历。随着90后在饭局上逐渐崛起,这种酒桌文化似乎并没有多么显著的改观。根据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的问卷,每天饮酒量超过2小杯被认为是骨质疏松的一个风险因素。具体来说,这相当于500cc啤酒(酒精浓度4%)、80cc红酒(酒精浓度12.5%)或50cc白酒(酒精浓度40%)。饮酒过量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因为酒精可以抑制成骨细胞的功能,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导致骨量减少。
那么,为什么饮酒会引起骨质疏松呢?过量的酒精会抑制成骨细胞的活性,导致骨质破坏的速度超过骨质形成的速度,进而引发骨质流失。另一方面,长期大量饮酒会损伤肝细胞,导致肝内25-羟化酶的活性受到抑制,进而减少维生素D3的羟化过程,使活性维生素D3的生成量降低,这会影响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和利用,最终导致骨形成和骨矿化的减少,从而引发骨质疏松。
3.可乐雪碧可能会“偷”走你的骨质
不可否认,相较平淡无味的白开水,像可乐、雪碧这一类的碳酸饮料的口感更刺激,这也是碳酸饮料在年轻人中更受青睐的主要原因。如果告诉你,碳酸饮料喝多了会骨质疏松,估计很多网友认为这是耸人听闻。
但事实是,碳酸饮料含糖量极高,长期摄入会导致脂肪堆积。在骨代谢过程中,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均源自骨髓基质内的间充质干细胞,脂肪细胞增多会抑制成骨细胞,进而影响骨骼健康。而且,高糖摄入不仅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异常,还会抑制钙、镁、磷等矿物质的吸收,无形中削弱骨骼强度。另外,长期饮用碳酸饮料会减少牛奶、豆浆、酸奶等富含钙质、氨基酸、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食物摄入,对骨骼发育期的青少年尤为不利。
4.小心“宅”出骨质疏松
宅,已经成为大部分90后的生活状态。90 后们的主要消遣方式,就是宅在家里,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比如打开手机玩王者荣耀,打开电脑开黑到深夜,点开抖音看各种逗比瞬间…可以说,除了拿外卖,其他事情都可以在床上解决。
但这种宅到长毛的生活方式,却让90后的骨骼长期未经锻炼,导致他们的骨密度变低。早在19世纪,德国学者沃尔夫就发现:适当的负重,会让骨骼变强壮;如果减少负重,骨骼也会变细,骨量就会减少。这就是著名的沃尔夫定律。已有研究证实,运动能直接对骨密度的维持产生积极效果,因为当体育活动能够持续不断地定期进行时,新旧骨质细胞的取代和传递系统会更加频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 徐斌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