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关于加强金融气象协同联动 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30年前就和银行、保险业界专家研讨过推出气象金融产品事宜,但大环境条件不具备,如今声势起来了,机会也到了。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熊绍员就《指导意见》解读时强调:金融与气象密切关联。当前,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重发,加剧了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相关研究表明,1990年至2023年,全球90.1%的重大自然灾害、82.8%的经济损失和91.1%的保险损失,都是由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造成的。
《指导意见》明确减损和增效是两个重点方向。目前各地已有一些成功的实践。例如,广东、海南、广西、江西、福建等地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建立台风、强降水巨灾保险制度,有力提升当地巨灾保险防范水平;浙江宁波和温州、云南建水等地探索开展“气候贷”,有效降低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大连商品交易所与国家气象中心共同推进“温度指数(保险)+天气衍生品”应用,试点案例获多家参与主体认可。
来源: 定真科普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