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库伦旗红旗小学讲完最后一堂科普课,还有一个小时的空余时间,遂闪电般地参观了离学校不远、享有塞北名刹之誉的库伦三大寺。

库伦三大寺位于库伦旗老城区,占地约3万平方米,含兴源寺、象教寺和福缘寺三寺,三个寺庙组成一个紧凑的小寺庙群。兴源寺历史最长,始建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建成后获顺治皇帝赐“兴源寺”满、蒙、汉、藏四体匾额。象教寺紧邻兴源寺东面,起建于清康熙九年(1670年)。1742年(清乾隆七年),锡勒图库伦第十二任札萨克达喇嘛阿旺札木杨呼图克图在象教寺的南面,又主持建造了福缘寺。自最早的兴源寺建造至今,库伦三寺屡经损毁,多经修缮,已有375年的历史。

库伦三大寺的兴源寺存有三宝:一是喇呢殿石柱上的蒙古文对联,大意是“慧眼看使万物生灵得真迹,弥勒救济使神圣的信仰永固”;二是玛尼殿内东西两侧的彩绘壁画,为丹青长卷,均为建寺时的原始绘画,也是全旗寺庙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壁画,自东向西可见藏传18罗汉,自西向东可见汉传18罗汉;三是兴源寺外后墙镶嵌的麒麟壁圆形砖雕,直径60厘米,是一幅雕工精细的艺术精品。

象教寺中的玉柱堂前有一株巨大的丁香树,据说是建庙时栽培,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每逢春季,花香四溢,枝繁叶茂,煞是好看。讲解老师告诉我们,整个三大寺里种植的其他丁香树,都是源于这颗丁香树,因而被后人称为菩提树,号称许愿极为灵验。

玉柱堂的门楣和屋檐之间绘有8幅彩绘,共40幅,彩绘内容取材于清初盛行的山陕梆子戏曲故事,如表现伯牙摔琴的《马鞍山》,和伍子胥有关的《杀府》《昭关》等故事,还有《三国演义》《西游记》里的故事,另外还有民间神怪传说故事如《五花洞》《赵州桥》等,内容十分丰富。这些彩绘生活气息浓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因有屋檐保护,这些彩绘得以保存,但毕竟经历了300多年的风吹雨打日晒,一些画面已剥落严重,有的还很难辨认。

时已冬季,三大寺游客很少,尽管参观时间很短,仍收获很大,有感于斯,填《浪淘沙》词一首,以表情怀。

古寺史幽绵,塞北名传。兴源象教福缘连。三百年丁香树畔,往事如烟。

壁画绘万千,砖雕奇镌。民间神怪叙残篇。历尽劫波香火旺,福运长添。

苏青,曾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编辑部编辑,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办公室副主任、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继续教育学院暨现代远程教育学院副院长,科技导报社副社长、副主编,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副主任等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为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

来源: 携诗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