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土区,不仅有狗獾、貉、獐子这些动物活跃于我们的视野里,还有一些不那么引人注目的小动物们,它们往往栖息在我们不易察觉的角落,享受着属于它们自己的小天地。
它们同样以这片土地为家,是红山里的小主人。
一出门,就对你“笔芯”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最近在本土物种保育区水獭展区旁边的墙上,多出了一个心形的多层木板装置。
这个装置我们利用水獭的旧巢箱的木板做出来的。
秋去冬来,我们给水獭们更换了更加保暖的新巢箱,而旧巢箱我们也没有丢弃,而是利用旧巢箱拆掉的木板,在开阔的墙面上做了一个“壁虎之家”。在这个装置里,多层的木板与木板之间、木板与墙面之间都有一些缝隙,这些小空隙形成了一个个微小而安全的藏身之所,吸引着那些喜欢缝隙的小动物们前来安家落户。
铅山壁虎 拍摄:高原壁虎,就是最容易被吸引来的主要的小动物之****一。
壁虎们灵活的身体和强大的趾垫吸附力让它们能够在这片开阔的墙面上攀爬、探索。同时,这些木板之间的缝隙又能够给壁虎们提供遮蔽处。所以,现在这面墙壁对于壁虎来说,就像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新天地,为它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小壁虎也同样是主人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经常能看到那些破旧的、不太受关注的地方,比如靠着墙的板子或是长时间未挪动过的家具,一旦被挪开,我们就会发现里面会有逃跑的壁虎,或是静静躺在那里的壁虎蛋。这就说明,壁虎们需要的就是这种不容易被打扰的缝隙,这种环境既有利于成体躲避敌害,又有利于壁虎卵的孵化。但我们似乎很容易忽略那些曾经为壁虎提供了理想栖息条件的缝隙环境。
多疣壁虎 拍摄:高原
**但它们同样也是这里的主人。**所以我们利用废弃的木板,在开阔的墙面上把它们拼接成具有结构感的设计,去创造一些壁虎喜欢的缝隙,给它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初次尝试,我们先把它做成了一颗心形的样子,之后我们还会陆续尝试把木板拼摞成文字,这样既能给壁虎创造栖息地,对我们来说也能起到装饰作用。壁虎与中国小头蛇
在为壁虎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的背后,还涉及到另一个我们关心的物种——中国小头蛇。小头蛇与其他大部分食肉蛇不同,主要以小型爬行动物的卵为食,比如说壁虎卵。
壁虎卵 拍摄:高原这就意味着,壁虎和小头蛇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生态联系。当壁虎的数量减少时,小头蛇的主要食物来源也会随之减少,这直接导致小头蛇的种群数量下降。反之,如果壁虎的数量增加,小头蛇的食物供应将更加充足,它们的种群数量也会相应增加。所以我们为壁虎提供更多机会,就是为小头蛇提供更多机会,就是保护了生态系统的完整。
来源: 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