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体验到剁手一时爽,一直剁手一直爽的快感?

没办法,电商平台总是推送给我喜欢的东西,忍不住啊!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身边人对你的喜好很了解外,还有它,也是把你的喜好拿捏得死死的——推荐算法。

#1你的喜好,可以算出来

一个人的喜好,真的可以算出来吗?答案,是的!

图源:Pixabay

你刷过抖音吗?作为时下最流行的短视频产品,抖音引爆了一个属于智能推荐算法(利用用户行为,通过数学算法,推测出用户可能喜欢的东西)的新时代,很多人刷抖音停不下来,因为它推荐的视频会让人愿意不断看下去。

为什么抖音推荐这么准?因为它会在你看短视频时,通过统计你看不同视频的时长、是否看完、是否点赞收藏关注等行为,了解并统计你的观看习惯,并推荐更多同类型的视频给你;它会通过大数据,把与你喜好类似的用户喜欢的视频也推给你。抖音通过推荐算法创造了一个令全球网民都爱不释手的产品。很多人用“一看就停不下来”来描述抖音令人上瘾的魔力。

#2关于算法,你了解多少

从现实角度讲,无论你喜欢与否,推荐算法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微信、淘宝都在使用类似的算法为我们推荐内容和商品,应用类似的算法显然能为这些公司带来更多经济效益。既然算法推荐的东西让我们上瘾,那么算法了解我们吗?这要看你怎么定义“了解”。

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我为了给朋友买礼物下载了小×书,想用它来搜索一些网红商品的真实评价,看看是否值得买。刚一登录,小×书就询问了我的兴趣爱好和感兴趣的内容。作为一个直男以及科普工作者,我理所应当地选择了体育、社会科学、科技等等和我工作和兴趣相关的领域,随后小×书的首页就给我推荐了这些内容。我随便刷了刷,发现推荐的内容其实我并不怎么感兴趣,于是从首页溜走,去搜索几个准备买的礼物的评价,之后就关掉了。

过了几天我闲得没事,又登录了次小×书,这次也是随便刷了刷首页的内容。因为小×书里有许多关于美食的内容,而美好的东西总是令人赏心悦目的,于是我作为一个吃货,就看各种美食看入迷了……之后,当我再刷小×书时,就发现美食视频明显越来越多,而我勾选的体育、科学、科技等内容则基本不出现了。

我意识到,小×书学习了我的浏览习惯,发现了潜藏在我内心深处对美食的青睐。所以,对于小×书的算法来说,我认为我喜欢的东西并不重要,而我实际上喜欢看的东西才重要。这就是推荐算法的精髓。

图源:Pixabay

#3低级需求与高级需求

那么,为什么小×书总是推荐美食内容而忽略了我一开始勾选的喜好呢?

其实,我们可以对人类的喜好做一个简单的分类,一类是“低级需求”,比如食物、帅哥美女等,它更多反映的是你的生物本能;另一类是“高级需求”,比如学知识,它满足的是你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以及对成就和力量的追求(比如我勾选的那些选项)。但后者是很难通过机器识别的,至少目前这方面的推荐算法还不成功,机器还模拟不了人类学到知识时的那个“啊哈,原来是这样!”的时刻,而是常常需要我们自己根据关键词去搜索。

#4社交推荐

其实,现实中还存在另一种推荐内容的系统,那就是通过好友点赞来进行社交推荐。它背后的逻辑是,好友点赞的内容应该是打动了他的、让他认可的内容。尤其是在熟人社交圈中,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点赞的内容也会被其他人看到后,我们就会倾向于向他人推荐那些反映他自己品味、追求和人设的东西。

所以,假如你的朋友圈子中有很多知识分子,你就一定能够看到很多包含知识、思考、智慧以及哲理的内容。也就是说,这种推荐关系首先通过“真人审核”保证了内容的质量以及它的圈子属性。

另一面,因为你会对某几个朋友特别关心和关注,于是这些朋友点赞内容的信息就会促成你消费内容——假设你发现你暗恋的人点赞了一篇内容,你也会很想知道那篇内容写的是什么,不是吗?这种社交推荐引擎,其实是很多早期互联网产品所采用的逻辑,它也曾经创造了很多风靡一时的互联网产品。

如果你关注过微信视频号就会发现,它就是一种采用社交推荐引擎的互联网产品。虽然微信视频号如今还在流行,但它的浏览量和时长却远不及抖音。

#5摆脱算法的控制

那么,为什么时至今日,学习并利用我们“低级需求”的算法统治了江山,社交推荐却被挤到了墙角呢?

其实原因有很多,比如在这个社会中追求知识并充满好奇的人要远少于闲得无聊需要打发时间的人,再比如生产有深度思考内容的难度要远高于生产浅层娱乐内容的难度,再比如人们越来越难以挤出半小时甚至10分钟精读一篇文章但却能很轻易地拿出15秒……所以,算法推荐必然会是偏向主流的。

但是,我们不必完全委身于算法,更不要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低级需求之中。低级需求虽然快乐,但却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还有更高级的乐趣和追求是在算法的计算之外的,而它们需要我们从书本和朋友处获取。

所以,如果你想脱离算法的控制,可以从将你看过的好书推荐给身边的朋友开始,或许有人对你推荐的内容很感兴趣、也愿意交换他们的人生体验呢。

供稿单位:重庆科技馆
作者:程毅南,互联网公司高级用户研究员

审核专家:黄河、李春黎、陈涛、徐晓萍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