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

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人民空军成立75周年纪念日


曾经

从白手起家到长空亮剑

从羽翼未丰到制胜空天

一代代飞行员

奋飞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用热血捍卫万里长空



“撞,也要把他们撞下来!”

人民空军成立后不久

就奔赴抗美援朝战场

为掩护我方机群脱险

年仅24岁的飞行员孙生禄

打光全部炮弹后

把燃烧的战机和自己的生命

当作最后一发炮弹撞向敌人机群


如今

“等待他们的必定是迎头痛击!”

今年9月公布的

中国空军驱离外机真实影像中

空军航空兵某旅张占方

领命驱离冲闯我国领海线的外机

面对低空逼近的外机

张占方压坡度、缩小间隔、使用红外弹

“那个时候只有一个念头

就是要把它赶出去”

最终

经过我方依法依规处置

外机被成功驱离

“我们无意与任何人为敌
但面对无端挑衅

等待他们的必定是迎头痛击!”


执行某远海战巡任务飞行途中

空军航空兵某团

飞行二大队中队长穆特发·艾利

遭遇外国军机

“几乎可以看清对方飞行员的面部”

穆特发·艾利稳稳操控着战机

保持航向不偏、航迹不变

迫使对方驾机离开

一次次实战历练中

穆特发·艾利直面过挑衅

也经历过生死的考验

不管风险再大只要祖国一声令下

我们都会义无反顾地驾机起飞!”

央视新闻

,赞2.9万


轰炸机飞行员袁斯煜
曾讲述他与外机对峙的经历
“外机在我们飞机左边50米左右
摇摆机翼、展示他们的武器挂载
我们就是三个字:不怕死!
经过一个小时的紧张对峙,外机悻悻而归
“假如哪天真要打仗了
那我毫不犹豫地上

并且相信我们能够赢!”


曾经,

为了保住战机他们无惧牺牲

1977年,歼-8研制初期

一次机身测温试飞中

飞机冒出滚滚浓烟
为了保住飞机,保留科研成果
试飞员王昂拒绝逃生,奋力驾驶
“飞机尽量能保存就保存

实在没有办法,牺牲也就牺牲了”


如今,

为了测试战机他们警告当“耳旁风”


1998年3月23日

当试飞员雷强驾驶歼-10战机首飞成功

飞机平安降落

这位从未怕过死的飞行英雄

哭得抬不起头来

“这才是真正的战斗机啊!”

某型导弹靶试任务中

导弹在距飞机200米处提前解体

试飞员郑鑫快速反应,作出规避动作

“死里逃生”半小时后

他再次出征,执行导弹靶试任务

“怕吗?怕。还要继续吗?继续!”

试飞员马晓云

自己最喜欢的颜色是红色

因为到极限的时候

飞机上会有红灯闪烁

告警信息是留给部队的飞行员用的

不是给我们的

我们要把它当成‘耳旁风’

这是对我们飞极限课目能力的肯定”


曾经

飞机不够,要飞两遍

新中国开国大典上

空中编队呼啸而过

那时,参阅飞机只有17架

人民空军的飞机多数是缴获的

甚至很多是拼凑组装起来的

“飞机不够,就飞两遍!”


如今

各型战鹰服役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

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

驾驶歼-10表演机飞过天安门

拉出7道彩烟为祖国庆生


实战化训练中,空军连续出动
多架运-20、运-9飞赴数十个机场

协转运投航空兵、地空导弹兵

雷达兵、空降兵等多兵种部队

运-20、运-9机群上演“大象漫步”

压迫感满满


当第十批25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

搭乘空军运-20专机进入中国领空

空军两架歼-20战斗机护航

“我部歼-20飞机两架,奉命为您护航

先辈舍生忘死

拼来山河无恙、家国安宁

向忠烈敬礼!”

央视新闻

,赞9.9万


日前,我国新型隐身多用途歼击机
歼-35A亮相中国航展
这意味着我国空军

将同时拥有两款隐形战斗机

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

同时装备两款隐身战机的国家

央视新闻

,赞2957


谢谢你们75年的守护
人民空军,生日快乐!

一起来看看

1949,人民空军诞生始末

 | 蔡雪芹、孙克立

逐梦起航

新中国成立前夕,建立人民空军已提上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议事日程。1949年1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毛泽东同志起草的《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的党内指示:1949年及1950年我们应当争取组成一支能够使用的空军。

图为初创时期的东北老航校用马车装运飞机和航材转场

老航校毕业证

当时,在东北航校已经集结和培养了一批空、地勤人员和其他技术人才,并且接受了一批机场和航空器。建立空军的主客观条件已经具备,中共中央及时作出组建人民空军的战略决策。

刘亚楼

3月8日,根据兼任东北航校校长的刘亚楼建议,毛泽东等领导人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期间,特意召见东北航校副校长常乾坤、副政治委员王弼,酝酿创建人民空军。

17日,中央军委根据当时的形势和任务,决定成立隶属军委的航空局,航空局人员从东北老航校抽调。30日,军委航空局正式成立。

东北老航校学员用气筒给飞机轮胎打气

军委航空局成立之初,设作战教育处、航空工程处、民航处、情报科、供给科等机构,暂编64人。5月,军委航空局增设航行管理处、秘书处、政治处,扩编为172人。

军委航空局还组织设计人民空军军徽、机徽和空军指战员的男女服装样式。他们组织人员研究设计,提出样式图案,并制作样品,报中央军委审查批准。

人民空军军徽

空军军徽是在“八一”军徽两边衬以鹰的两翼,象征人民空军英勇果敢和飞行无阻;机徽是在“八一”军徽两边衬以镶金黄色边沿的红带,用以表示人民空军在祖国大地上空翱翔的雄姿,标志着人民空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飞行队首次使用空军军徽、机徽标志和服装。

雏鹰起飞


6、7月间,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深入分析当时的形势,认为:当前的空中力量太弱,难以担负起渡海作战的艰巨任务。因此,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加快建立空军的步伐。

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空中受阅的编队机群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

7月26日,中央军委致电第四野战军,决定以第四野战军第14兵团机关与军委航空局合并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领导机关。

8月1日,中央军委致电第四野战军:“由四野拨来作为成立空军司令部之基础的十四兵团指挥机构(包括司、政、供、卫的全部人员以及警卫团在内),请即令开来北平待编。”第四野战军随即于5日命令“十四兵团直属队全部机构调归军委成立空军司令部”。19日到达北平南苑。到南苑后,大家立即抓紧时间学习航空知识,部分人员还乘坐运输机体验飞行。

为保卫中央首脑机关和北平古都安全,保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顺利召开,军委航空局遵照周恩来指示,从华北军区司令部航空处和东北航校抽调10余名战斗机和轰炸机飞行员、40余名地勤人员以及10架飞机,于1949年8月15日在北平南苑机场成立飞行中队,从9月5日起开始担负北平地区的防空作战任务。除此之外,他们还担负了掩护大沽港的安全、配合地面部队演习、紧急空运物资、接送中央首长等任务。

军委航空局旧址资料图

9月21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毛泽东在开幕词中庄严宣告:“在英勇的经过了考验的人民解放军的基础上,我们的人民武装力量必须保存和发展起来。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

图为开国大典受阅飞机预备起飞

到1949年10月底,我军接收大小机场60余个、飞机113架、航空发动机1278台、各种航空器材物资4万余吨;接管航空修理、装配、配件等工厂32个;收容国民党空军航空技术人员2000余名。这使人民空军在初建时期拥有的航空技术人员增加到近3000人,飞机增加到159架。10月25日,中央军委任命刘亚楼为空军司令员,任命萧华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任命王秉璋为参谋长。

图为开国大典受阅飞机预备起飞

11月初,毛泽东确定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并暂定按兵团一级对待。11月11日,中央军委任命常乾坤为空军副司令员,王弼为空军副政治委员。当日,中央军委致电各军区、各野战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现已宣布成立,原军委航空局即行取消,原航空局所有干部及业务均移交空军司令部接收。至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正式成立。

1986年10月28日,中央军委确定1949年11月11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日。

▽本文刊于11月10日《解放军报》08



来源: 科普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