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古称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定西市,主要流经今甘肃天水,陕西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黄河。
“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周文王曾在渭河边迎娶来自殷商的新娘;后来秦人自西向东,九都八迁,最后两个都城定在渭河北岸的栎阳和咸阳。
秦亡汉兴,渭河以南的长安成为权力中心,渭河以北的五陵邑则充满市井烟火。唐时,长安城中心南移,渭河成为禁苑的天然屏障,不再是城中河。数千年光阴倏忽而逝,渭河仍绕古城之北浩荡流淌。
秦、汉、隋、唐在咸阳、长安建都时期,为了便于交通往来,先后在渭水上修建三座木梁桥,统称“渭水三桥”。这三座桥梁平时是官使往还、贡赋输送、商贾周流等所必经之地,战时是屯兵戍守的所在。中渭桥
秦昭王时期,为便利南北通行,在今窑店镇东龙村南的渭河上架起了一座大桥,名为“横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横桥进行了扩建。当时的人们形容道:“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在他们心中,渭河就是天上的银河,横桥就是传说中的天桥。
西汉初年,因长安城北门正好和横桥相对,称为“横门”,因此人们也把横桥称“横门桥”。在修建了东渭桥、西渭桥之后,这座桥被称为“中渭桥”。
中渭桥在东汉末年被董卓烧毁。三国时魏武帝重建,桥宽从秦朝的“六丈”缩减至“三丈六尺”,桥头仍造有忖留神像。后来曹操乘马过桥时,马匹因神像而受惊,曹操遂下令将神像投入水中予以销毁。
东晋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刘裕入关,导致桥梁再度遭受破坏,后在北魏时期得以重建。
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至开元年间,中渭桥又经过两次重修。开元年间修建工程比较浩大,由京兆尹总其事,京兆府下辖的各个县共同参与。修成后,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进士乔潭为之撰写《中渭桥记》碑文。
唐时,由于中渭桥南端为禁苑之地,一般行旅不便利用,因此向东或向东北方向的通行主要依赖东渭桥,而向西或向西北方向的通行则依靠西渭桥。然而,官方使者往来时,更倾向于选择中渭桥。对于商人和普通旅人而言,东、西渭桥在唐代的功能要优于中渭桥。
宋元时期之后,中渭桥的重要性逐渐减弱。
东渭桥
东渭桥始建于西汉景帝五年(公元前152年),旨在改善长安至栎阳的交通,遗址位于今高陵县。《史记·孝景本纪》记载:“五年三月,作阳陵、渭桥”。该桥后因洪水侵袭而坍塌,唐玄宗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在原址重修。
东渭桥北接渭北,1967年,当地群众挖土取沙时,意外发现了一块《东渭桥记》的残碑。碑文显示,东渭桥建于唐玄宗开元九年(公元721年),由京兆尹负责主持建设。
参与工程建设的劳力来自京兆府及其下辖的高陵、奉先(今蒲城)、美原(今富平东部)、同官(今铜川市)、华原(今耀县)、三原、富平等地。这一举措与这些地方的居民出入长安需经过东渭桥的情况有关。正如唐人薛调在《无双传》中所描述,无双离开长安,途经东渭桥前往富平拜谒代宗元陵。此后经过多次毁坏与修建,一直使用到唐末。
东渭桥在唐代是长安东通同州、蒲州、太原府,直北通向延州、夏州、麟州及“三受降城”的驿路所经,不仅是交通咽喉,而且在战略层面上占有显著位置。
粮食储备与军事防御
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唐咸亨中置渭桥仓于此,由监察御史王师顺奏请而置,漕粮自东来,先聚于仓,再转运长安。是关东各地漕粮通过渭水抵达长安输纳太仓的中转粮仓。该仓长官为东渭桥给纳使,仓贮最多时可达六百多万石,是京师附近最重要的粮仓之一。所以在唐后期的几次发生在长安周围的战争,特别是“泾师之变”和黄巢守长安时,东渭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对外交流与文化传播
唐文宗开成五年(公元840年,日本平安时代),日本著名的入唐八家之一,僧侣圆仁与其三位弟子,跟随第十八次遣唐使入唐,经由蒲州、同州和栎阳,穿过东渭桥抵达了长安。圆仁归国后,创作了《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书中记载“高陵县渭桥,水阔一里许,桥阔亦尔,镇(渭桥镇)临渭水,在北岸上”。此书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被载入史册。
1986年6月,日本专家为筹备中日友谊桥梁展,特地赴东渭桥进行考察。东渭桥作为中日友谊的象征,依然发挥着它的深远作用。
西渭桥
西渭桥始修于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故址位于今咸阳市秦都区。此时汉武帝修建了茂陵,鉴于从中渭桥至茂陵的路途曲折,多有不便,遂在长安城西的章门(又称光华门或即便门)西侧,面对渭水之处,修建了便门桥。又因在中渭桥之西,故又称“西渭桥”。便门桥位于唐代的咸阳县境内,因此,唐代又称“咸阳桥”。
西渭桥在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被破坏一次。当时,安禄山攻至长安,玄宗携杨贵妃经西渭桥仓皇西逃。杨国忠怕叛军追击,命人将桥焚烧,玄宗认为不妥,曾说:“庶士各避贼求生,奈何绝其路”?遂令高力士监督将火扑灭,西渭桥得以保存。
《长安志》记载:西渭桥“唐末废。皇朝(宋朝)乾德四年(公元966年)重修后为暴水所坏。
西渭桥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积淀,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是交通要道,更是文化的桥梁,见证了朝代的兴衰,也承载着丝绸之路的繁荣。
历史足迹
公元前100年,苏武作为中郎将,肩负使命赴匈奴,途经此桥,经历九死一生,终究汉节不屈,19年后获释归国,再度经过此桥返回长安,接受大汉天子觐见。
公元前99年,飞将军李广之孙,时任骁骑都尉的李陵,自请出征,率领五千步兵驰援汉军主力贰师将军李广利,历经此桥后兵出居延,在浚稽山遭遇单于八万精骑的围攻,射杀敌军两万余,但因援军未至,粮尽箭绝,最终力竭。
公元前51年,汉宣帝刘洵在此桥上迎接前来朝贡的呼韩邪单于,当刘洵踏上西渭桥,桥下数万文武诸侯和民众欢声雷动,齐呼万岁,声音震撼山谷,此桥见证了大汉帝国的荣耀瞬间。
西渭桥建成后,不仅为汉代通往茂陵提供了便利,而且成为汉唐时期连接西域与巴蜀的重要通道,是“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被誉为丝绸之路第一桥。
军事要塞
西渭桥在历史上军事战略地位显著。唐太宗继位后不久,在此桥与逼近长安的突厥颉利可汗会盟,化险为夷,使其退兵。这一事件被辽代陈及之以《便桥会盟图》记录下来。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郭子仪指挥军队驱逐安禄山叛军,收复两京时,曾从西渭桥出发,驻扎于潏西地区。唐代宗广德年间,吐蕃在周至击败唐军,随后渡过便桥进入长安。
永泰年间,吐蕃再次入侵,代宗下令各路将领在东、西渭桥设防。
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朱泚发动叛乱,德宗李适下令韩游瑰在西渭桥阻止朱泚的军队。
诗意流连
唐代咸阳桥和灞桥一样,都是人们送客惜别的地方。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曾于西渭桥头作《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经唐人谱成歌曲,成为有名的《阳关三叠》。
天宝年间,唐朝大举南征南诏,权臣杨国忠四处捕人强行入伍,百姓苦于应役。军队出发时,兵卒的亲人哭至西渭桥相送。杜甫即景生情,写下了《兵车行》这一不朽的诗篇:“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来源: 陕西水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