沣河,渭河的一级支流,长安八水之一。它源自秦岭北坡南研子沟,先后纳高冠、太平、潏河,北行经沣惠、灵沼至高桥入咸阳市境,又北流至沣东的渔王村入渭河。全长78千米。
明清时《咸阳县志》所记载的十大名胜之一——“沣堤榆柳”,就指的是沣河两岸河堤上的如画风光。
沣河流域为中华文明之发源地之一,西周时丰、镐二京筑于沣河两侧,秦咸阳、汉长安位于沣河与渭河交汇处,汉、唐时昆明池依沣河水系为源泉。
沣河沿途蜿蜒流淌,将古老的文化遗迹串联起来。河畔古桥,历经风雨洗礼,静静诉说着岁月沉淀的故事。一座古桥就是一段历史,如同时光的纽带,将人们带回古老而璀璨的岁月中,感受那份静谧和厚重。灵桥
西周初建
文王灭崇后,在沣水西岸建立了丰京城,将周朝都城从周原迁至此。武王灭商后,在沣水东岸建立了镐京城,“关中自古帝王都”即从此时开始。镐京是周王起居理政之地,而礼仪祭祀等活动通常在丰京进行,二京隔沣河相望。
客省庄紧邻沣河西岸,横跨于沣河之上。这里是丰镐二京之间河道最窄的地方,两岸岸高开阔,正是架桥之佳地。周天子便选址于此架古灵桥,便利政务往来。古灵桥北侧,为丰京通往镐京之水陆码头,沣河上最大之渡口。据《长安区地名志》所记,传说周王建设灵囿、灵台、灵沼、灵道后,又在渡口南边修筑了灵桥,合称为“西周五灵”。
后续演变
明清时期,村民志士等先后在客省庄东侧沣河灵桥的原址上修建了木桥石桥,为告慰天地,仍取名灵桥。
光绪廿二年(1896年),时任刑部尚书、军机大臣兼顺天府尹的长安马王大原村人赵舒翘拿出自己积攒下来的俸银15300余两,雇请当地民工,开始修建双车道石桥,方便老百姓通行。工程因费用超支而中途停工,后得到陕西巡抚魏光焘等的助力,重建灵桥的工作在光绪廿四年十月重新展开。
新桥建成后,大大方便了两岸人们的通行来往,受到当地百姓的称赞。为纪念灵桥重建工程,陕西巡抚魏光焘亲自撰文立碑。
碑文记载“灵桥总长五十二丈。桥面长四十六丈。桥总跨度四十二丈二尺四寸。桥净高一丈八尺五寸。桥宽一丈九尺,拱券二十二孔,桥头东西各有木牌楼一座。”灵桥券洞22孔,代表沣水源头22支流汇聚此处。
牌楼额自西向东,按照一年四季变化,由赵舒翘亲题“周芑春萦”“晴连渭澍”“汉鲸秋卧”“影射昆池”十六个欧体大字。这四句题额,都与当地丰镐名胜和诗经有关,写出了灵桥的四景。灵桥也被称为“赵抚桥”“赵福桥”。
1957年夏,一场暴雨导致沣水水位迅速上涨,灵桥桥洞淤积难通。原石桥强度欠缺,无法抵御洪水的冲击,中部五洞桥顶被洪水摧毁。1969年,沣河洪水将残存的石桥彻底冲毁。 现除存有部分桥台和保岸遗址外,桥体及其他都已荡然无存。
梁家桥
位于长安区灵沼街道东南一公里处的梁家桥,前身为普济桥。最早建于西周时期,文王在迁都时修建灵台,并引注沣水以建灵沼(养鱼、龟等水产之处),灵囿(养鹿等动物之处),在灵台东面设立大门迎接汹涌的沣水,象征着周朝江山浩荡如沣河之势,汇聚百川,永绵不绝。这座横跨沣河西至东的石桥建于灵台大门前,由于桥身较低,被称之为“铺地桥”。
相传到了唐代,因平定安史之乱备受推崇的元戎将领郭子仪带领部下在原铺地桥处修建了一座土木结构的桥梁。因便利百姓的往来,人们把原“铺地桥”更名为“普济桥”,以普渡众生、方便行人而闻名四方。
直至明末清初,桥梁旧材料老化,常有桥身倒塌阻断往来行人通行。后来官拜为江南总督的梁化凤幼时读书路过此处,看到乡里人们艰难地凿冰支石来搭建桥梁,心生同情,停下脚步深感惋惜。慨然对曰:“昔子产乘兴之济,君子饥之,出书生微囊,取济有几。丈夫会当澄清海宇,利济万民,不过数月官俸耳。请志今言,以俟他日”。梁化凤从此立志要回报乡里,遵从祖训致力于造福百姓。
康熙八年,梁化凤荣归故里,捐出个人俸禄将普济桥扩大为土木桥,并购置了48亩田地,又让桥东桥西的24个村各捐出一亩土地,成立了桥社,这里的收入用于后续的维修费用。桥成之后,后人亦感念其功德,将此桥更名为“梁家桥”,成为西安城西连周至、户县、眉县和宝鸡的通道。
梁家桥建成之后,梁家子孙屡次修缮。解放后一场大水,梁家桥彻底倒塌。广济桥
广济桥,系秦渡镇沣河上的一座古桥,始建于唐初。后秦弘始三年(401)姚兴皇帝及文武百官由京城长安来鄠县草堂寺(当时称大寺)听鸠摩罗什讲经,必须过沣河,遂在今秦渡镇处设立渡口,称为秦渡,秦渡成为东去长安西往川蜀之交通要冲,亦逐渐成为商贸之地。当时,官员和百姓都要在秦渡渡过沣河,水位高时乘小船,水位浅时则涉水而过。
唐朝时期,为满足朝廷官员和百姓过沣河的需求,唐玄宗决定在秦渡修筑一座木桥。在天宝年间(742-755),玄宗皇帝派遣宫廷太监卢广前往秦渡,协助当地官员与长安、鄠县两地合作修建沣河桥。建成后,命名为广济桥,取义广撒慈爱,惠济百姓。明崇祯十四年《鄠县志》“建置志·桥梁”条目下记有“广济桥,太监卢广协修”。
自从唐初建起沣河广济桥,长安城与周边地区来往更加频繁,秦渡之地商贾兴旺,很多晋商亦来此开店做生意,久而久之,秦渡之地形成集镇,明宣德元年(1310)定名秦渡镇,简称秦渡,亦称秦渡街。
清朝道光年间,河东长安县史鱼寨村的村民赵恒斌,为人仗义多方募资,在原广济桥的位置上兴建了一座石板桥。这座石板桥相比原木板桥更加牢固耐用,不惧水流袭来。因此,该桥成为当时秦地著名的一座重要桥梁。
由于沣河常年涌现洪水,导致泥沙不断淤积,河床日渐升高。到了民国时期中期,桥墩和石条已被河沙掩埋,每逢大雨,洪水肆虐,淹没桥面,行人不敢横渡。洪水退去后,当地居民自发清理河床泥沙,使桥面重新露出水面。如此反复多次,石板桥依旧坚挺支撑。
1985年,陕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决定在秦渡镇沣河上修建一座钢筋水泥大桥。该桥至今仍在使用,取代了原有的石板桥。
新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沣河上的桥不断更新,尽管一些古桥已消逝在物质世界,但在人们的心中,古桥的精神依然矗立,他们并非只是一座座横跨河流的建筑物,更是历史文化与乡土记忆的载体。
来源: 陕西水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