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归还16只朱鹮给中国。这些朱鹮于2024年10月31日抵达北京。朱鹮,被誉为“东方宝石”,是一种珍稀的鸟类,曾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然而,由于环境污染、栖息地破坏和过度捕猎等原因,朱鹮的数量在20世纪急剧减少,甚至在日本本土灭绝。为了保护这一濒危物种,中国和日本在朱鹮保护方面进行了长期的合作。
根据中日双方的备忘录,日本需要从中国提供的朱鹮所繁育的后代中,归还一半给中国。这一协议是为了确保朱鹮种群的基因多样性和保护工作的可持续性。自2002年以来,日本已经进行了多次朱鹮归还活动,此次是第8次归还,因新冠疫情及运输费用问题延迟。
朱鹮在日本被奉为“圣鸟”,其拉丁学名为“Nipponia Nippon”,直译为“日本之日本”,显示了朱鹮在日本的崇高地位。朱鹮经常出现在日本各种有关皇室的记载中,脱落的羽毛则被做成各种武器或仪式用具。日本天皇加冕时要用朱鹮的第一根翅羽作为饰品,朱鹮身上的朱红色也被当成日本的“国色”。
朱鹮过去曾广泛分布于日本国内,但明治时期以后数量骤减。为扩大种群基因的多样性,1999年,中国向日本赠送一对朱鹮,它们成功繁育出后代。进入21世纪后,日本继续从中国引进朱鹮。到2024年,日本已经有约700只朱鹮,目前在日本的朱鹮全部是中国朱鹮的后代。在朱鹮繁育方面,日本借鉴了中国的成功经验。截至2023年底,日本国内推定有532只野生朱鹮栖息,截至2024年7月底,东京、新潟、石川和岛根的设施内共有饲养的朱鹮175只。
朱鹮的归还不仅仅是一次动物的迁徙,它更承载着中日两国在生态保护领域合作的深厚情谊。通过朱鹮的归还,两国可以在学术研究、生态保护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生态保护事业的发展。这种合作有助于提升两国在生态保护领域的水平,更能为全球生态保护事业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同时,朱鹮的归还也是中日两国友好关系的一个重要标志。
朱鹮的保护工作不仅有助于其自身种群的恢复,还对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有着重要意义。在朱鹮之乡新潟县佐渡,当地许多农户都尽量减少农药使用,以确保朱鹮拥有足够的食物。农药含量低的稻米还成为了当地的品牌,成功销往全国各地。通过保护朱鹮的行动,各种鱼类、两栖动物和昆虫重新回到了佐渡。
日本归还中国16只朱鹮是基于中日双方的协议、朱鹮的濒危状态和保护需求、朱鹮的历史和文化意义、朱鹮的保护和繁殖成功、朱鹮归还的象征意义以及朱鹮的保护和生态恢复等多方面的考虑。这一行动不仅有助于朱鹮种群的保护和恢复,也体现了中日两国在生态保护领域的合作和友好关系。
来源: 中国科技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