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自古以来就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和探索欲望。两千三百多年前,屈原在《天问》中提出了关于宇宙起源及社会历史的疑问,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种追问未知的精神,随着时代的演进一直影响至今,成为科幻文学发展的动力源泉。科幻文学通过描绘未来社会的各种可能性,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是探讨科技与人文关系的重要载体。

2024年10月18日,以“天问”命名的首届华语科幻文学大赛在成都举行,本次大赛以“共生纪元·创想无界”为主题,不仅强调了科幻产业的协同发展,也突出了科幻文学在跨界融合中的基石作用。大赛聚集了来自国内及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十多个国家的数百位科幻友人,他们分享创意、碰撞思想,共同探讨科幻发展的无限可能。“天问”奖这一赛事由中国作家协会和世界科幻大会组委会共同发起,旨在激励更多青年作家创作富有想象力与前瞻性的科幻作品。随着科幻文学与传统文学的边界日渐模糊,跨界合作成为推动科幻及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融合,科幻不仅拓展了自身文学的表达形式,也为相关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启示。此次大会除了奖项发布,还举办了第二届科幻产业发展促进大会和系列研讨会、沙龙等活动,从科幻文学到科幻产业,再到打造科幻城市,此次活动传递出打破行业壁垒、推动全球科幻文化交流的愿景,描绘了一个更加多元化、创新与想象力交织的未来科幻世界。

2024“天问”华语科幻文学大赛获奖者合影

(图片来源:2024“天问”华语科幻文学大赛官方)

一、2024“天问”大奖公布:发掘科幻创作新力量

2023“天问”计划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全球华语科幻创作者的热烈响应。该计划旨在挖掘新一代文学创作人才,通过科幻作品的跨界演绎与产业衍生,构建一个多元化、融合性的科幻生态体系。“天问”计划的目标不仅限于文学领域,更将科幻内容延伸至各个产业领域,以促进科幻文化的全方位发展。

2024的“天问”大赛向全球华语科幻文学创作者发出参赛邀请,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创作者参赛,参赛作品涵盖科幻图书、科幻动漫、科幻游戏、科幻电影等相关领域,经严格评审,最终在1162部投稿作品中评选出九项“天问”大奖和一项“天问”特别奖,展现了全球华语科幻创作的蓬勃活力和多样性。

表1 2024“天问”大奖获奖表

(数据来源:2024“天问”华语科幻文学大赛官方)

本届大赛设立了“天问”特别奖,评选出“十年十部最受欢迎翻译引进作品”。这一奖项由去年的世界科幻大会会员和今年的“天问会员”联合投票选出,旨在表彰过去十年内在中国出版的全球优秀科幻作品。获奖作品涵盖了多个国家的知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其中,澳大利亚的有格雷格·伊根(Greg Egan)的《格雷格·伊根经典科幻三重奏》(The Best of Greg Egan);美国的有雷·布拉德伯里(Ray Bradbury)的《雷·布拉德伯里短篇自选集》(Bradbury Stories)、罗伯特·福沃德(Robert L. Forward)的《龙蛋》(Dragon’s Egg)、特德·姜(Ted Chiang)的《软件体的生命周期》(The Lifecycle of Software Objects)、弗兰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的《沙丘》(Analog)、罗伯特·谢克里(Robert Sheckley)的《世界杂货店》(Store of the Worlds)、安迪·威尔(Andy Weir)的《挽救计划》(Project Hail Mary)、厄休拉·勒古恩(Ursula K. Le Guin)的《寻获与失落》(The Found and the Lost);英国的有阿瑟·克拉克(Arthur C.Clarke)的《与罗摩相会》(Rendezvous with Rama)、威廉·奥拉夫·斯特普尔顿(William OlafStapledon)的《造星主》(Star Maker)等。这些译介作品从不同文化背景出发,多维度地展现了科幻文学在跨文化传播领域的丰富内涵与独特魅力。

精心设计的多层次奖项体系,不仅深刻彰显了科幻文学与科幻产业的核心价值与广阔前景,而且有效促进了科幻作品向多元化领域的转化与渗透。此外,该奖项体系为科幻IP的孵化、开发及运营构建了坚实的平台,极大地加速了科幻文学与其他领域的跨界融合,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科幻文学:科幻产业发展的基石与动力
科幻文学不仅是一种创作形式,也是推动科幻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引发强大的文化共鸣,促进全球科幻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作品中的深刻思想与无限的想象力,不仅为相关产业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叙事灵感,也为进一步的跨界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大赛中荣获“最佳科幻影视剧本”的《流浪地球2》与“最佳科幻游戏剧本”的《王者荣耀·琥珀纪元》,实现了文字到电影、游戏的产业转化,正是科幻文学赋能科幻产业的生动例证。这些获奖作品彰显了中国科幻创作的卓越实力,还显示出科幻作品在驱动产业创新中的核心作用,为科幻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内容资源与实践典范。

科幻文学的持续发展依赖于不竭的创作活力。大赛期间,“天问青年科幻作家培训营”正式揭牌,作为“天问”计划的关键一环,该培训营致力于培育新一代中国科幻作家,为科幻产业持续注入新动力。培训营通过定期的创作培训和实践活动,不仅为科幻文学创作提供智力支撑,还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进而促进科幻作品的产业化发展。这一人才培养机制不仅推动了科幻文学内容的持续创新,也为科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此外,大赛期间举办的系列研讨会、沙龙深化了科幻文学在科幻产业发展中的赋能作用。其中,《科幻影像中的未来共创:从文字到屏幕的想象之旅》探讨了科幻文学在影视创作中的核心作用,揭示了文字如何与影像结合,共同塑造未来世界的想象;《平艺新维度:科幻与传统文学的双向共创》讨论了科幻与传统文学的双向互鉴。科幻从传统文学汲取叙事深度,而传统作家也通过科幻领域拓展了创作边界,促进了内容的多样化与创新;《东方崛起:2024雨果奖入围作品转化与出海研讨会》聚焦中国科幻文学的国际化,为雨果奖等国际奖项为中国科幻走向世界和推动产业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这些研讨会指明,科幻文学不仅是科幻产业创意与文化内涵的源泉,更是激发产业创新活力、推动其繁荣发展的核心基石。

“天问”华语科幻文学大赛不仅促进了科幻创作的繁荣,也为科幻文学在产业中的核心地位提供了实际路径。作为科幻产业的核心驱动力,科幻文学通过其独特的创意、前瞻性思维和叙事潜力,为影视、游戏、动漫等领域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支持,极大地赋能了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同时,这种跨界融合为科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意动能。随着文学与其他领域的深度结合,中国科幻的产业化与国际化进程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

三、科幻产业:跨界融合的策略与发展路径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科幻产业的总产值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吴岩教授指出,尽管中国科幻产业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但其发展空间依然广阔,而未来科幻产业的关键在于内容生产和模式创新的突破,尤其是打破科幻创作与现实科技之间的壁垒。由此,科幻创作与科技产业的紧密互动能够释放出更大的市场潜力,这一策略为科幻产业的发展路径指明了方向。

为了加速科幻产业的落地进程,知名科幻项目公司在第二届科幻产业发展促进大会上进行了精彩路演。蓝色光标集团子公司蓝色宇宙的首席内容官谭寅子分享了利用数字科技构建沉浸式体验项目的愿景,包括打造《北京中轴线》《三国古道》VR展览及《华夏漫游》超级IP系列,这些项目融合了传统历史文化与未来科幻元素,通过VR技术打破时空界限,为观众提供前所未有的互动体验。谭寅子还计划设立线下空间,让体验者借助VR技术实现“穿越”体验,并有意将这些项目推向国际,彰显中国传统在科幻文化中的魅力。三体宇宙品牌市场总经理韩冷提出围绕“三体”IP,打造“三体四维空间”沉浸式线下创意空间,结合空间设计、视觉特效(VFX)、混合现实(MR)技术,将科技与科幻文化深度融合,开发一系列科幻文旅活动,如“三体·文明印记”“三体有声画廊”“三体大战舰装置”“三体沉浸式艺术展”“三体·引力之外”沉浸式科幻体验,以及“三体:远征”VR互动叙事作品,等等。其中“三体·引力之外”沉浸式科幻体验项目更入选全国首批“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试点,通过沉浸式演艺、AR、VR和肢体识别等技术,打破想象和现实的边界,为观众带来震撼体验。其他如“揭秘三体”上海杜莎沉浸式实景体验馆、“三体”舞台剧等活动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促使科幻文化成为新兴的文化消费形式。腾讯(成都)天美工作室群的《王者荣耀》作为全球畅销手游,已创下至少23亿次的下载记录。2024年,该工作室与科幻作家刘慈欣合作推出《王者荣耀·琥珀纪元》科幻系列,刘慈欣担任平行世界架构师。腾讯(成都)天美工作室的系列皮肤世界观首席概念师、科幻作家白贲指出,他们正探索通过游戏产品拓展科幻新体验,但科幻内容与游戏融合时,面临着由传播载体、商业逻辑、创作方式、群体定位以及设备装置等一系列差异所带来的挑战。即便如此,未来科幻IP、科幻世界观及人工智能(AIGC)也将为游戏带来创新与变革,创造充满科技感的未来游戏世界,为玩家提供全新体验。

科幻产业项目签约仪式照

(图片来源:2024成都科幻产业发展促进大会官方)

这些新兴的科幻VR项目、文旅体验及游戏产业正引领未来科幻产业的发展潮流,通过丰富的体验型活动和沉浸式场景,科幻文化正逐步融入日常生活,开辟出一种新颖的文化消费模式。同时,一系列涵盖“科幻文旅”“科幻IP转化”“科幻影视”“科幻游戏”“科幻动漫”及“科幻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合作项目在现场签约,标志着跨界融合的深化与落地,为成都科幻产业注入了勃勃生机与全新动力。

四、科幻城市:科幻研究成果的落地与实践
科幻文化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化形态,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对未来的无限憧憬,逐渐演变为一种世界性现象。科幻文化不仅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还为全球多个城市的空间规划、建筑设计、科技创新等方面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科幻文化的城市化应用,不仅促进了科幻产业的发展,还为全球科幻创意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和文化效益。

在此次系列大会上发表的《中国成都科幻产业发展报告》和《2024中国科幻城市指数报告》展示了中国科幻研究成果的落地与实践路径。其中,《中国成都科幻产业发展报告》由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创作与传播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李红林发布。报告指出,2023年,全国科幻产业实现腾飞,从“百亿级”迈入“千亿级”,实现营收1132.9亿元。总体来看,成都科幻产业(不含科幻装备制造)总营收为235.21亿元,同比增长17.49%,具体呈现为七大亮点。第一,科幻文学势如破竹,铸就华语科幻文化交流新高地。科幻阅读产业营收2.46亿元,同比增长272.73%;第二,科幻影视乘风破浪,激活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新动能。科幻电影票房4.13亿元,同比增长100.49%;第三,科幻游戏持续领航,塑造区域数字文创核心竞争力。科幻游戏产业营收206.50亿元,同比增长16.24%;第四,科幻文旅蓄势待发,新场景新业态构筑发展新引擎。科幻文旅产业营收13.62亿元;第五,科幻衍生品逆势增长,培训IP转化成熟生态链。科幻衍生品营收8.50亿元,同比增收35.53%。报告突显了成都科幻产业的多样化发展路径,表明通过核心技术的进步与科幻创意的结合,成都科幻产业稳步扩展,潜力无限。

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李红林发布《中国成都科幻产业发展报告》现场活动图

(图片来源:2024成都科幻产业发展促进大会官方)

《2024中国科幻城市指数报告》由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吴岩发布,该报告由中国科幻研究中心、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和深圳科学与幻想成长基金联合研发,旨在对经济基础、科技创新、文化消费、政策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揭示中国科幻城市指数分布情况和具体特征。报告指出,中国科幻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包括京津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其中,北京和成都处于第一梯队,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包括重庆、武汉、长沙等处于第二梯队。

吴岩提出,构建科学的城市科幻发展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客观衡量各城市的科幻发展水平,还为未来城市间的科幻产业互鉴与合作提供了重要依据。报告提供了评估城市的具体科幻指标维度。一级指标从“科幻产业发展”“科幻文化传播”和“科幻融合能力”等角度进行分析,二级指标涵盖科幻相关政策文件数量、科幻影视消费力度、科幻作家数量、科幻图书出版数量、科幻活动数量、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和摩天大楼数量等具体维度。这些指标为城市科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系统性评估依据,强调了科幻研究成果在城市和产业层面的实际应用。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吴岩发布《2024中国科幻城市指数报告》现场活动图

(图片来源:2024“天问”华语科幻文学大赛官方)

这两份报告深入分析了我国各大城市的科幻指标,为科幻城市建设提供了明确的发展蓝图。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建立了评估城市科幻指标的标准与维度,还展示了科幻文化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过程。未来,各大城市将聚焦提升各项科幻指标,致力打造特色科幻城市,以实现科幻创意与科技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推动跨区域的协同创新进程。

五、科幻发展新路径:文学到产业再到城市
在回顾与展望2024年“天问”华语科幻文学大赛及系列落地活动时,我们不仅见证了科幻文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崛起与繁荣,也感受到了其在跨界融合和产业化发展中的巨大潜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学赛事,“天问”奖不仅激发了新生代科幻作家的创作热情,还通过文学、影视、游戏、动漫等多个领域的跨界合作,推动了科幻文化的全方位发展,进而助力打造科幻特色城市。而成都作为中国科幻产业的重要枢纽,凭借丰富的创作资源与政策支持,展示了如何将传统文化与未来想象相结合,并将科幻文学的创新力量转化为产业发展的驱动力,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生态体系。中国科幻的发展,离不开文学到产业再到城市的发展新路径。

未来,中国科幻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依托现有的IP资源和文创体系,还应更加注重内容与模式创新,推动科幻文学与科技、文化消费和创意产业的深度融合。与此同时,青年作家的培养和新兴科技的应用将成为推动科幻产业持续增长的关键,这些新生力量能够为全球市场提供更多原创性、互动性强的作品,完成“科幻+科技”的深度跨界融合,最终实现构建科幻城市的目标,推动社会创新和产业进步,促使全球科幻文化走向新高度。

该论文系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幻海外传播相关调查研究”项目(项目编号:XMSB20240906003)和“新时代中国科普影视供给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4020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林雪琪,中国科普研究所博士后,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普科幻、东亚比较文学等。

金梦瑶,中国科普研究所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传播、科普创作、文化产业研究。

本文拟刊发于《世界科幻动态》2024年第2期,以最终印刷稿为准。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参考。欢迎分享转发,转载请联系。

来源: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