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粮食仓储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供应官民食用的仓,另一种是用来周转运粮的仓,即漕仓。漕仓是漕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物资存储、转运、供给等任务,发挥着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作用。

1设置目的

古代运输粮食一般采用成本低廉的水运,但水运有其自然条件的局限性,需要有适应不同河段航行的船只和水工分段运输。为了方便远距离存储与转运粮食,国家与政府往往在河道沿岸的枢纽地点设立仓储,用来储藏从各地运来的漕粮,然后根据不同河段水位、流量以及需要等情况,再转运到目的地。

2设置变迁

秦汉统一王朝形成后,粮食周转的需求增多,各地建设了大小不等的漕仓。

秦时的内河航道沿岸就有很多漕仓,如南阳郡有“宜民庾”“武庾”“訄渠庾”“阳新城庾”4处仓庾。秦朝还有在规模和效能诸方面均为仓储系统最高典范的国家粮仓——敖仓,在今河南郑州市桃花峪,地当黄河和济水分流处,中原漕粮由此输往关中和北部地区。其也为刘邦在楚汉战争的胜利、以及维护西汉中央专制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汉高祖建都长安,黄河和渭河运粮量甚大,可以达到“漕挽天下,西给京师”的目的。惠帝时,在大市旁边另立西市,利用渭河岸边的市楼、库房就地转漕籴粜(di tiao),大量人流、物流涌入,促成了汉城西北“长安九市”的繁荣。

武帝时,漕渠成为关内漕运主线,随即在其岸配设太仓。而从关东黄河用大船上运至渭河口进入漕渠必须换船,又设置京师仓以中转。隋唐沿用了汉代旧渠,在此基础上设置了永丰仓(广通仓)和东渭桥仓。此外,渭河岸还有细柳仓、嘉仓,洛河附近有澂(cheng)邑漕仓。

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诏于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永丰仓),漕运关东及汾、晋之粟,充实长安仓廪。除黎阳仓外,各仓大都位于洛阳、大兴之间的河、渭漕运通道沿岸。隋唐时期还建有洛口仓、回洛仓、含嘉仓、武牢仓、柏崖仓、永丰仓、渭南仓等,均分布在漕运交通便利的河口交汇处或水、陆运输便利的地方。

明清时期漕运与漕仓建设达到鼎盛,最为完善,漕仓分为京通仓、水次仓、小型兑漕仓三类。京通仓是漕粮收储的终点,水次仓是漕粮中转的中介,小型兑漕仓则是漕粮缴纳的起点。

3陕西著名漕仓

(1)太仓

太仓,又叫“大仓”,并不限于一仓一储的固定设置,而是随着城市建设发展,不断有增补、扩充,形成多个仓储并存的布局,或专作籴粜,或兼具转漕之用。本文的“太仓”专指与漕渠配套设置的漕仓。

《三辅黄图》记载,“大仓”在汉城外东南的漕渠岸,主要在西汉中后期使用 ,漕转山东(崤山、函谷关以东地区)税赋。新近考古证实在今西安市未央区大白杨村附近确有多处粮仓遗址,或为历代仓址叠加形成的一座巨大仓城。对比以往的漕运配置,该仓城的前身极有可能就是《三辅黄图》记载设“在汉长安城外东南”的“大仓”。

据此分析,汉城外东南“大仓”的设立最早不过元朔三年(前126)漕渠修成,承担着漕渠终端的物资集散 。按“岁漕关东谷四百万斛以给京师”计,仓储规模必然不小。

唐韦坚、韩辽复开漕渠,今发掘的唐代太仓位于漕渠南部,二者相距不足600米。太仓距太极宫、皇城、西市较近,方便宫城、皇城及其他政府人员的粮食供应。

(2)京师仓

京师仓,又名华仓、京师庾仓,位于黄河与渭河交汇处附近(今天的华阴市皑峪乡段家城村北,西泉店村南的瓦碴梁上),主要储存从关东运往京师长安的粮食。粟谷从京师仓西运,可以转储于太仓。

京师仓约在东汉初年废弃,大概与都城东迁及渠淤塞难以使用有关。

**(3)**东渭桥仓

东渭桥仓,又名东渭桥太仓、北仓,位于东渭桥附近(今耿镇地区内)。东渭桥在军事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成为漕运的重要目的地。唐咸亨三年(公元672年),监察御史王师顺奏请设置东渭桥仓。该仓长官为东渭桥给纳使,仓址在长安城东九里长乐坡下,主要作为关东各地漕粮通过渭水抵达长安输纳太仓的中转粮仓,可储存600万石粮食,是京师附近最重要的粮仓之一,吸纳广运渠运来的粮食、布匹等。

《关中胜迹图志》记载东渭桥仓一直到唐末仍在使用。

(4)永丰仓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置广通仓于华阴县东北渭水南岸广通渠口,大业初改名永丰仓。其为当时京师附近的重要粮仓,隋末杨玄感、李渊起兵,皆曾攻占此仓。后世渭水南移,仓址隔在渭北,今在陕西大荔县境。清朝初年,将永丰仓移至西安府(今西安西仓巷)。

(5)澂邑漕仓

陕西蒲城县西头乡西头村洛河附近出土“澂邑漕仓”瓦当,结合考古发现的一条从未见诸历史文献记载的人工漕运渠道,从今蒲城县城南村东分引洛水,至渭南县单家崖附近与渭河相通,被认为是用于向长安漕运食粮,可知“澂邑漕仓”是京师至关重要的供食粮仓。

来源: 陕西水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