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是利用水道调运公粮的专业运输,历代视为“岁贡之命脉”。
陕西关中地区久为帝都王畿,虽陆路交通四通八达,但在古代陆路运输比较困难。彼时,供给京师的粮食、物资和各地的贡赋,就主要依靠水路运输。
1.渭河漕运
关于渭河漕运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僖公十三年,晋国遇到灾荒,五谷不收。晋惠公向秦国求救。秦穆公派出大量船只运载万斛粮食,由秦都雍城出发,沿渭水东下五百里,渡过黄河后再改山西汾河北上,直达晋都绛城,史称“泛舟之役”。秦始皇统一六国,在全国范围内组织长途调运粮食,从此,漕运成了关中粮食运输的主要方式。
秦汉统一天下,均建都关中。当年汉高祖刘邦选择国都,张良强调:“关中阻三面而固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张良在此重点强调了渭河漕运的重要意义。
隋唐时期,由于都城规模的空前扩大,为解决京师浩繁的需费及西北边境兵粮的转输,统治者对渭河水运极为重视。隋朝开国不久,文帝即于开皇三年(583年)下诏整治河渭水运,沿途设置粮仓,以转相灌注。唐代亦在高宗、中宗、玄宗时期,多次调拨民工,在三门峡凿石修道,解决河渭水运中的困难。
**2.**关中三百里漕渠
漕渠示意图
西汉和隋唐,是关中漕运事业发展的兴盛时期。当时,国都长安人口不断增加,关中粮食收不敷支,需要漕运东南粟米弥补不足,渭河虽是关中主要的漕运线,但渭河迂曲,从长安至黄河,流长竟达九百余里,且“渭川水力,大小无常,流浅沙深,即成阻阂”。
为弥补渭河水运的不足,从西汉时期开始开凿漕渠,发展漕运。隋唐两代又多次整修渠道,开拓运线,沿途建仓,增加运量。
关中漕渠和漕运路线的形成与发展,大体经历了开凿、重开、治理、疏通等几个阶段。
漕渠始建于西汉武帝时期。当时,丝绸之路开通,社会经济繁荣,国势日益强大,依靠渭河向国都运输粮食已无法满足需要。大司农郑当时提出:“异时关东漕粟从渭中上,度六月而罢,而漕水九百余里,时有难处,引渭穿渠,从长安旁南山下,至河三百余里,径易漕,度可令三月而罢,而渠下民田万余顷,又可得以溉田,此损漕省卒,而益肥关中之地,得谷。”汉武帝采纳这一建议,命齐人水工徐伯主持,动员兵卒数万人开挖漕渠,历时三年开凿完成。
西汉关中漕渠,西起汉长安城西南的昆明池,向东纳渭、浐、灞诸水,依山傍渭,直通黄河,全长300多里。漕渠开通后,效益显著,漕运量大幅提高,长安每年漕粮数量便由汉初的数十万石增加到400万至600万石。同时运输时间缩短大半,加强了关中平原与中原地区、江淮地区的交流与沟通,同时兼具农业灌溉功能,促进了灌区粮食产量的增产,“益肥关中之地”。
大约到西汉末年,关中漕渠便日渐淤塞,难以使用。
秦汉关中水利图
隋代是漕运发展的极盛时期。文帝开皇四年(584年),经柱国于仲文建议,决定重新开凿关中漕渠,改引渭水,经隋大兴城以北东至潼关流入黄河。渠成,改名为广通渠,由于此渠疏通之后,“转运通利,关内赖之”,故亦称富民渠。炀帝大业元年至六年(605—610年),又动用民工200多万人,开了一条沟通南北、闻名中外的京杭大运河,同时,开通永济、通济两渠,把关中广通渠与京杭大运河联接起来,构成一条从关中通往江南粮食产区的漕运网络。隋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王朝在农民大起义中覆灭,广通渠也遭到严重破坏,关中漕运随之中断。
隋朝人工运河系统示意图
唐代初期,漕运东南粟米大都先转至东都洛阳,然后通过黄河、渭河再运抵长安,运量有限。唐代多次疏通漕渠。天宝元年(742年)三月,在汉、隋漕渠的基础上,重开关中漕渠,陕郡太守、水陆转运使韦坚“于咸阳壅渭水作兴成堰,截灞、浐傍渭东注,至关西永丰仓下与渭合”,对漕渠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整治。此渠东起关门(潼关),西抵长安,渠成后,漕运量增加到400万石。韦坚还沿渠在长安城东禁苑浐水西岸望春楼下新开一潭,聚泊从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数十郡到达的船只,“船皆尾相衔进,数十里不绝”,玄宗特赐名为“广运潭”。
文宗开成元年(836年)咸阳令韩辽又一次疏导漕渠,起自咸阳,抵于潼关,名兴成渠,“堰成,罢挽车之牛以供农耕,关中赖其利”。从而使漕渠在唐代中后期,仍发挥着重要的漕运作用。
大约到唐朝末年,这条关中漕渠便逐渐淤塞,最终废弃。
**3.**城内可以行船的漕渠
隋唐长安城有两条漕渠,一条是上文提到的城外三百里漕渠,一条是都城内的渠道,后者与隋朝建成的永安、清明、龙首三渠及唐代新开的黄渠并称“五渠”,结合“长安八水”形成了“八水绕长安,五渠贯城都”的长安城市水网结构。
“五渠贯都城”
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为了解决西市的木材运输问题,京兆尹韩朝宗自南郊秦岭脚下分潏水,向北流至外郭城西面,自金光门入城,东流经群贤坊和西市北部流至西市东边,凿潭于西市之街,以贮材木。
公元766年,需要从终南山把大量薪炭运入宫苑之内,以供取暖之用,京兆尹黎干就将城内漕渠由西市向东北开凿、延长,向东流经光德坊、通义坊、通化坊,至开化坊荐福寺东街,北至务本坊国子监东,沿皇城东边的景风和延喜两门,再向北流入西内苑。这既方便了薪炭的运输,又为城内和宫苑之中增加了新的水源。
唐长安城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城内渠水可以行船的繁华巨城。
**4.**夭折的丹江通京运河
为了缓解江淮粮食通过黄河、渭水向长安转运的压力,唐代曾有颜昶、崔湜、郑固、卢判官(失名)等人先后奏请朝廷,建言连接丹、灞二水,在南山(秦岭)间开凿运河,将商山陆运变为水运。其中唐中宗景龙时期崔湜还曾将之付诸实施。他建言“开南山新路,以通商州水陆之运”。此道由山南引丹水通漕至商州,再由商州镵山出石门,北抵蓝田,以为挽道。中宗就以崔湜为使,役徒数万。由于工程艰巨,役死者十之三四。虽此道可转漕江汉粮米,但因新道为夏潦冲突,常常崩压不通,遗憾中途夭折。
从早期对渭河的利用,到倾全国之力修建人工漕渠,记录着人们对水的运输功能开发的逐渐深入,关中漕运的发展支撑了长安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有力推进了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的兴盛统一。
来源: 陕西水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