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天文名词#蒙气差,又称“大气折射”,蒙气即为行星的大气层。大气层中的空气密度随着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原本沿直线传播的星光在穿过大气层时,就会因此产生折射。与天体的实际位置相比,蒙气差通常会导致该天体的视位置偏高,并会使面状天体的形状变扁,天体的地平高度越低这些现象越显著。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许多天文学家(如亚里士多德、依巴谷、托勒密等人)注意到了蒙气差的存在,并正确地用光学折射原理对该现象作出了解释;在我国,最早注意到这一现象的是南朝时期天文学家何承天,并被隋朝天文学家张胄玄所证实。为了对蒙气差造成的影响进行改正,一些天文学家编制了大气折射表,在进行低精度天体测量时,根据观测时记录的气温和气压等参数,可方便地从表中查得某一地平高度的大气折射值;而在进行高精度天体测量时,应当使用空间天体测量星表(如依巴谷星表、Gaia星表等)进行修正。图为日出日落时,由于蒙气差的影响,会造成太阳视位置与实际位置的偏差及太阳形状的变化,图片来源:Wikipedia
来源: 星明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