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又名:川东贝母 药材名:川贝母
植物特征
多年生草本。叶对生,条形至条状披针形,先端有的稍弯曲。花单朵,每花有3枚叶状苞片,苞片先端有时稍弯曲,但绝不卷曲;花被片6枚,绿黄色,无方格斑,通常仅在花被片先端近两侧边缘有紫色斑带:外轮3片狭倒卵状矩圆形,先端混圆:内轮3片近匙形,先端骤凸而钝,蜜腺窝几不凸出或稍凸出;花药近基着,花丝通常具小乳突;花柱分裂。蘋果,梭上有狭翅。
生长环境与产地分布
太白贝母主要分布在海拔1650~2300 米的巫山、大巴山区的灌木林边或草丛中。喜阴凉湿润气候,耐寒、怕炎热、怕干早、怕污水。适宜的生长条件为:温度5℃~24℃,pH值6~7的棕色或微棕色土壤,土层厚度60~180厘米,地下水高度 90~300厘米。以土质结构疏松、透水性良好、含腐殖质多的黑砂土壤生长最好。
主产于重庆市巫溪、城口、巫山和湖北省神农架等地,湖北省巴东、利川和重庆市开县、奉节有分布。其中,巫溪红池坝、城口明中乡产量较大。
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太白贝母作为川贝母入药历史悠久,常以“青贝”和“松贝”入药,民间应用广泛,已形成一定商品规模。据清光绪《大宁县志》记载:“贝母,银厂坪所产为佳”,大宁即今重庆市巫溪县,太白贝母在该县自然分布较广,说明在清代太白贝母已成商品。据巫溪县医药管理局 1987年统计,川贝母年收购量最高达360千克,可见把太白贝母作川贝母使用已非近代。20世纪60年代开始,政府和众多学者对川员醇胜药所重进行了调在和母究,结果显示太白贝母、略紫贝母等品种一直作为川贝每往临床中大量应用。另外,太白贝母在重庆巫溪、巫山、城口、湖北五峰、宁夏泾源、甘甫彰县等地有着悠久的用药历史,一直作为川贝母的地方习用品入药。在地方药材标准《四川省中药材标准》(1987年增补本)、《甘肃省中药材质量标准》和 宁夏中药材标准〉(1993)中分別以川贝母、西贝母和盘贝的名称收载。
太白贝母的人工栽培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于 1983年试验成功,解决了野生变象种技术难题,开始了太白贝母的人工装培生产。1993年,以重庆市巫溪县紅池坝为中心种植太白贝母达2000多宙,盲产达100千克左右。由于太白贝母一直未纳人国篆药典收载,市场销量有限,面积逐年减少,到20世纪未基本没有人工种植。2008年以来,由于太白贝母入药典工作的启动,在广州潘高寿药业和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开展资源调查的宣传和影响下,有部分企业和农户开始采集野生贝母和零星保留的家种太白贝母种子愛展小規模种植。截止 2011年8月,太白贝母在重庆市的巫溪、城口、奉节有栽培,总面积约300亩。万州、南川有少量的引种栽培。
内容摘自余甘霖、沈力主编《长江三峡中草药资源》
来源: 三峡中医药文化馆
来源: 三峡中医药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