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奔涌,九曲连环。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但一直为华夏子孙称颂的“黄河”并非她本名。

1.“河”为黄河的专称

“河”在秦汉以前是现今黄河的专称,有时为了表示至高的地位,也称她为“大河”“泰河”,其他河流则称为“川”或为“水”。

《诗经》是反映西周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前六世纪)十五国社会生活面貌的诗歌总集,这十五国几乎都处于今天黄河的中游区域。其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新台有泚,河水弥弥”“绵绵葛藟,在河之浒”等等,为我们呈现了一条流量充沛,气势雄浑,两岸林草丰茂的大河景象。春秋时期的《左传》、战国或两汉的《尔雅》也称黄河为“河”,战国至汉代初期的《山海经》称黄河为“河水”。西汉武帝时期的《史记》,没有“黄河”的称谓,而称黄河为“大河”。

f746de68ca124dc3bb4e602a7151654a.jpg

陕西省延安市拍摄的黄河壶口瀑布(图片来源:新华社)

2.“黄河”称谓首次出现

黄河之“黄”,实为泥沙。古籍有载:“黄河斗水,泥居其七”,而泥沙九成来自黄土高原。其浊,最早出现在周代,与周人在泾河流域开展农业大开发密切相关。

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铁制农具逐渐在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加快了对黄土高原的开发,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巨大,所以才有了《左传》中的“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意思是人的寿命很短,等待黄河变清是不可能的,说明在春秋战国时黄河已经开始变得混浊。到了两汉时期,黄河已经非常混浊了,人们称之为“浊河”。东汉班固的《汉书·地理志》中,形容黄河的混浊,首次出现了“黄河”二字——“常山郡·元氏县”的释文里有:“元氏,沮水首受中丘西山穷泉谷,东至堂阳入黄河。”《汉书》云汉高祖刘邦大封功臣:“‘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

9cca8f8c650d424e9caa60bae38d0e86_副本.jpg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拍摄的黄河(图片来源:新华社)

自《汉书》之后,从公元六世纪的唐至宋、金、元、明、清,在各朝诗人大量的作品中出现了“黄河”一词,譬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仅李白一人有“黄河”两字的诗就多达数十首,苏轼等人更有专题的《黄河》诗作。

3.黄河变“黄”的最早位置

历史上来看,可能是从秦晋所在的黄土高原开始的,随着春秋时期秦晋争霸,河东与河西沿着黄河向北开发,人口也逐渐增加,活动范围也更大。到秦汉以后,河套纳入版图,可能在陇东高原与陇西高原之间的黄河段就开始混浊了。

根据《汉书·地理志》,“常山郡·元氏县”出现了最早的黄河,常山就是恒山,常山郡就是恒山郡。而这个恒山,是位于河北曲阳的“前北岳”“古恒山”(古恒山即今天河北省保定市的大茂山)。而今,黄河辞别故道,不再在大河之北的河北境内滚滚向海(渤海),而是劈开大河之南的河南全省,从昆仑之巅流入黄海。

0148a70b150041a39fa4c1c98cc5a808.jpg

河南省济源市拍摄的黄河(图片来源:新华社)

4.黄河变黄因素

4.1自然因素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黄河下游的泥沙堆积在史前地质时期就在进行,史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与日俱增。

4.2人为因素

修筑宫殿。自西周至唐的各代,都城几乎都位于今天黄河流域中游的下段,当时的统治者修筑宏大的建筑以树立威信,追求规模凌绝后世,而有欲取前朝而代之者,往往付之一炬,后又重建宫殿,周而复始,因此作为古代主要建筑材料的木材耗费巨大,集中于大河中游的上、中两段,以便利用水路运输。而这一段,正是今天的“黄土高原”,随着森林的大量消失,最终导致疏松的高原土壤大量流失入河。农业开发。

随着人口迅速增长,原有的耕地难以满足需求时,人们无节制地毁林开荒,刀耕火种、焚林而猎的原始开发方式致使原始森林遭到大面积毁坏,大量的黄土流入黄河,导致黄河变黄。另外,秦汉时期为防御匈奴大规模的移民屯垦戍边也加剧了黄土高原的植被破坏。频发战争。数千年间,无数战争对黄河流域的森林资源造成极大的破坏,造成大片的土地裸露在外,土壤在风和雨水的侵蚀带动下流入河水。森林火灾。自然或人为因素引起的火灾对森林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在古代,森林大火一旦燃起,只能等待自然熄灭,树木大量被烧毁导致水土流失。

5.历史上的黄河变清

历史上黄河有据可查的变清次数有43次之多,平均40多年就有一次。黄河之清,最早发生在东汉光武帝建武九年(公元33年),当时“平原河水清”(今山东德州一带),这与中原王朝政治经济中心从关中地区东移洛阳盆地,西北地区环境得以修复密切相关。北宋宋徽宗时黄河竟然一连“清”了三次,堪称千古奇观。原因在于,该时期向来以农业立国的中原王朝失去了对西北地区的控制,西北地区生态得以修复。黄河澄清最长的一次为1727年,长达2000余里,持续20多天。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把黄河治理作为治国兴邦的大事来抓,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黄河治理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近些年,“黄河清”已经成为常见的现象,持续时间之长远超记载,史所罕见,大河上下重回“清流”。

来源: 陕西水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