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一个在现代社会中频繁出现的健康名词,它无声无息地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2.7亿,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高血压不仅本身是一种疾病,更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如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都与高血压密切相关。因此,有效管理高血压,对于维护个人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我们将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一份全面、实用的管理手册,帮助您稳压保心,远离并发症的困扰。
一、认识高血压
高血压,医学上定义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收缩压是指心脏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舒张压则是心脏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占绝大多数,其确切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与遗传、年龄、性别、饮食、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继发性高血压则是由某些明确疾病引起的,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二、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之所以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是因为它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但长期存在会逐渐损害血管、心脏、肾脏等多个器官。高血压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增加血管阻力,导致心脏负担加重,进而引发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此外,高血压还会影响肾脏功能,导致肾小球硬化,最终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衰竭。因此,高血压的管理刻不容缓。
三、高血压的诊断与监测
诊断:高血压的诊断需要依靠血压测量。正确的测量方法是,在安静、放松的状态下,使用标准的水银柱式血压计或电子血压计,测量坐位时的上臂血压。至少应测量两次,间隔1-2分钟,取平均值作为血压值。若收缩压和/或舒张压达到或超过140/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家庭监测:对于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监测尤为重要。建议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血压,并记录下来,以便医生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用药。家庭监测有助于发现白大衣高血压(在医院测量血压高,而在家测量正常)和隐蔽性高血压(在医院测量正常,而在家测量高),从而更准确地控制血压。
四、高血压的治疗原则
高血压的治疗目标是降低血压至目标水平,以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治疗原则包括非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两部分。
非药物治疗:
饮食调整:减少盐分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低脂肪乳制品的摄入;限制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多吃鱼类、禽类和豆类;避免高糖饮料和零食。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或每周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如跑步、跳绳等;同时,结合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
控制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规律运动,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BMI 18.5-23.9)。
戒烟限酒:完全戒烟,避免二手烟;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压力过大,可以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放松心情。
药物治疗:当非药物治疗无法有效控制血压时,需考虑药物治疗。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并发症、血压水平等,由医生综合考虑后决定。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等。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五、高血压的日常管理
定期随访:高血压患者应定期到医院随访,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以及心、肾等器官的功能。根据随访结果,医生会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自我监测:除了家庭血压监测外,患者还应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如出现头痛、头晕、胸闷、心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健康饮食:坚持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避免暴饮暴食,定时定量进餐。在外就餐时,尽量选择清淡口味,少油少盐。
规律运动: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如步行上下班、做家务等。运动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良好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良好的睡眠有助于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功能。
心理调适: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遇到压力时,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与亲朋好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应坚决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
遵医嘱用药:高血压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病,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因血压暂时正常而擅自停药。若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六、高血压的并发症预防
高血压若控制不当,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因此,预防并发症是高血压管理的重要一环。
脑卒中预防:控制好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此外,还应保持血脂、血糖在正常范围内,避免肥胖和吸烟。
冠心病预防:除了控制血压外,还应关注血脂水平,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控制。适量运动、健康饮食、戒烟限酒也有助于预防冠心病。
心力衰竭预防:高血压是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通过有效控制血压,可以减轻心脏负担,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
肾脏保护:高血压会损害肾脏功能,因此应定期检查肾功能,及时发现并治疗肾脏疾病。同时,控制好血压和血糖,避免使用对肾脏有害的药物。
眼底病变预防:高血压可引起眼底血管病变,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因此,应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眼底病变。
七、结语
高血压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病,通过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患者应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随访监测血压和相关指标。同时,还应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稳压保心不用愁”的目标。
作者:姜枫 温州市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 内科
来源: 健康科普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