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发布了浙江衢州皇朝墩遗址考古的最新进展:遗址首次发现上山文化中晚期至跨湖桥文化时期水稻田,这是迄今世界发现年代最早的水稻田,完善了上山文化稻作农业起源的证据链。皇朝墩遗址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上山文化中晚期至跨湖桥文化时期环壕聚落遗址。
9000多年前,“上山人”的生活面貌,究竟什么样?
八层“楼”里住着谁
“皇朝墩遗址考古最大的意义,是古人给大家留下了一个年代早、又非常完整,包括居住区和生产区,甚至还包括周边水利的完整‘景观聚落’。”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这样说,他也是皇朝墩的发掘领队。
上山文化的命名地在金华浦江的上山遗址。最新数据显示,上山文化遗址已经发现了24处,分布范围以金衢盆地为中心,并扩散至曹娥江流域、灵江流域和浙东近海岸地带。其中衢州地区有4处,分别是皇朝墩、荷花山、青碓、下库。
皇朝墩遗址,也属于上山文化,年代距今约9300年至8000年,从上山文化延续到了跨湖桥文化,“两代人”在这里生活了1300年,而且一直种水稻。
这是一个环壕聚落遗址,是古人的居住区、生产区,总面积约5.5万平方米,加上水稻田一共7万平方米。
遗址主体包括2处台地、1条环壕。台地,就是居住区,今人看来只是一个大坑、一片土,但所有的线索,都在地层剖面上。
地层和楼房很像,都是垂直分布的,但编号倒过来,是从高往下编号的,地层的1楼是最高的。考古上还有一个名词“打破”,就像地震楼塌了,再也分不清几楼是几楼了。
皇朝墩两个居住区的地层,没有“塌楼”,一目了然。
2号台地有8层楼,最底下3层全都“住”着上山人,出土了他们扔掉的生活垃圾,有大量夹砂灰陶、红陶片,以及石料和石器,可辨器型有壶、罐、平底盆、石磨盘、石磨棒、石环等。
接着,跨湖桥人无缝衔接,“入住”了上面5层,丢掉的“垃圾”,有夹砂灰陶、红陶片、磨石、磨棒等。
考古人发现,这个台地后来不断堆垫,被沿用,说明又有人来这里生活了,不仅零星发现了一些汉代遗物,还有唐宋墓葬。
上山人也会搞“装修”
上山文化发展到中晚期,就出现了环壕聚落。
环壕,一种环形沟渠,是古代聚落或者特定区域的边界,像一个围绕着村庄或重要地点的大圈,通常是人工挖掘出来的,起防护作用。比如在良渚文化遗址的余杭玉架山遗址,就发现了6个环壕,生活了6个氏族的良渚人。
皇朝墩的环壕完整地环绕南北两处台地,同时把它们隔开,像画了一个葫芦。
环壕跟“楼房”一样,上山人和跨湖桥人也都在用。看“楼层”分布,从上到下--2至5层是跨湖桥文化时期,6至7层是跨湖桥到上山的过渡时期,8至10层是上山文化时期。
而且上山文化与跨湖桥文化层位上下叠压,器物之间有较强的源流关系,这也是皇朝墩遗址发现的一个意义:对研究上山文化与跨湖桥文化之间的演变关系,完善浙江省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具有重要价值。
眼前出现了一块凸起的毛毛松松带点红的土。考古人看一眼,就兴奋了,这是红烧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周东亚介绍,红烧土原本可能是建筑的墙体等部位,受到灼烧后被氧化变红。这说明,当时的人有意营建,对环壕边坡进行了装修。
找到了古水稻田的“指纹”
上山文化遗址曾普遍发现了炭化稻米、稻壳等,以及与水稻耕作、收割、加工、利用相关的证据链。那么,有没有古稻田,在哪里?
前期勘探时,考古队发现环壕东侧有一块很平整的低洼地带,面积约1.5万平方米,底部特别平整,打上来的土也比较黏。而且洼地两边有明显的两道隆起,刚好把洼地卡住,看起来很像稻田。
“会不会是稻田?”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植物考古学家郑云飞也有同感。
水稻是高硅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硅元素。而硅、硅化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很稳定,就算一切归于腐烂,植物硅酸体还可以在土壤里残存很长时间。
土壤像块海绵,吸收所有记忆。植硅体就像指纹,标记不同的植物。水稻植硅体是带有鱼鳞状纹理的扇形,竹子是长鞍形,芦苇是盾形。
经过检测,“6楼A座”土壤中的水稻植硅体含量超过了确定水稻田的标准数据5000粒/克,再测“6楼B座”,水稻植硅体含量超过7000粒/克,更密集。
水稻田板上钉钉,剩下的就是明确地层年代了。因为没有合适的碳十四测年样品,这次“验明真身”启用了光释光测年。一块陶片都没有的良渚水坝,也用过这个方法判定水坝的年代。
怎么通俗地解释这个科学检测方法?套一句网络语:见光死。也就是先民筑坝开垦水稻田,翻过的土最后一次见到光的年代。
工作人员在这里打了20多个光释光取样点,测年结果显示,“6楼A座”“6楼B座”的年代基本在距今10000年至7000年之间。
先民种的稻从哪里来?
“台地+环壕+水稻田”,结构清晰,内容丰富,但考古人员显然并不打算把这个故事收尾。
环壕聚落外,还会有什么?先民在9000年前,生活在什么样的自然环境里?
皇朝墩的考古工作,还有一个“新”,考古学家想把人类社会与周围自然环境联系起来,看看能否复原古代人类社会,重建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环境的行为模式。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考古就是寻找逝去但未消散的历史碎片,然后把它们拼缀起来。
考古队在环壕聚落外围又进行了勘探,在西距遗址约500米处,发现了一条古河道。这是芝溪历史上曾经改道留下来的一条古河道。芝溪是钱塘江上游衢江支流,经过莲花镇等乡镇,在篁墩村附近注入衢江,距离遗址1.2公里。
除了古河道,勘探还发现一个重要线索,外围还有一处面积3万多平方米的低洼区域,这是一处古水塘,而且和这条古河道相连接。
一打探孔,1米以下淤积着厚厚的腐殖层,也就是植物的残骸。最重要的是,部分探孔发现疑似野生稻的小穗轴(稻谷与稻秆连接部位)。这句话看起来平平无奇,考古学家和植物学家说:兴奋--说明这里可能是野生稻的分布区。
一条简单的逻辑:没有野生稻,水稻起源就无从谈起。有了野生稻,人们才可能驯化、耕种,最后形成稻作农业。
这为新石器时代早期聚落环境以及水稻驯化等问题提供了线索。周东亚说,接下来还会再开几条探沟,多采一些样本做植硅体和测年的检测,看看能否找到更多野生稻的痕迹。
来源: 江苏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