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2月,法国探险家让-马林·肖维与两名同伴在法国西南部阿尔代什大峡谷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岩洞。在一处塌方岩石的后方,三人挖开一个狭窄的入口爬了进去。他们大声呼喊,试图以回音测量岩洞,声音却消失在黑暗中。三人为自己可能发现了这一地区最大的洞穴而欣喜,却没有想到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

当整理好装备的他们再次进入岩洞时,发现了洞璧上赭石为颜料绘制的熊,在此后的探索中,更发现了上千幅动物岩画,线条之流畅,技法之精妙,看到的人无不为之震撼,这就是后来被认为是人类最早、最杰出、最具历史意义的史前绘画——肖维岩画。

岩画上的动物种类多达14种,其中不仅有猛犸象,还有一种前角异常巨大的史前犀牛——披毛犀。

披毛犀生存于晚上新世到晚更新世,属于犀科腔齿犀属,其拉丁学名Coelodonta意思是中空的牙齿(即腔齿)。这是因为它们没有门齿,臼齿内部中空,齿冠高且有很多皱褶。

由于披毛犀生活在欧亚大陆北部,广袤的大陆上,冰盖的反复扩张与衰退使得土壤下层处于永久冻土状态,低矮的植物稀稀落落地生长,这样的牙齿非常适合咀嚼这些低矮而质地干燥的植物。

为了处理这些富含纤维素且营养价值低的食物,披毛犀有一套独特的消化方式——后肠发酵,这使它们能够获取食物中的全部营养,还能从体内产生少量的热来温暖身体。

这样的消化方式成效显著,它们不仅能获得生存所需的营养,甚至还在背部长出了“驼峰”,用于在春夏之际储藏脂肪,熬过严冬。

熬过严冬的另一个法宝,是披满全身的厚毛,这既是它们被称为披毛犀的原因,也是它们抵御寒冷的重要防线。此外,与体型异常不相称的短腿,也减少了身体部位暴露于冷空气中。

拥有两只巨角是它们的另一个异常明显的特征,前角称为鼻角,长度可达1米,后角称为额角,只有鼻角的约三分之一长,巨角既可向异性显摆,又具有实用性,用来铲开积雪吃草。不过犀角与毛发一样,由角蛋白组成,所以和猛犸象牙相比,保存下来的较少。

在距今约1万年前,披毛犀灭绝了,原因和人类的猎杀有关,这在肖维岩画上也有描绘,但不适应环境的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更新世末期,披毛犀首次出现在中亚地区,这与北半球冰川的消退,环境逐渐由寒冷的草原变为温暖湿润的苔原的时期是一致的,气候和植被的变化,使披毛犀这类大型植食哺乳动物逐渐走向了末路。

披毛犀的灭绝已无法挽回,但犀科动物仍然和我们共享同一个星球,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它们的生存现状,而不是为消失的物种惋惜。

来源: 石林石得利地质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