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市的马家滩镇位于毛乌素沙地边缘,“气候干旱”“多风沙”“少雨”“戈壁荒滩”……都是它的代名词,可这里偏偏又储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开采中排出的矿井水又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湖泊。戈壁滩上,众多湖泊点缀,本该是一番盛景,可湖水却是高盐尾水,腐蚀性离子浓度高,鲜有生物。
2022年,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电力宁东电厂(以下简称“国能宁东电厂”)大胆设想,要在这片“废弃”的水域上建立宁夏首个水面漂浮电站。两年时间,占水域面积近300亩的西北首个水面漂浮电站、国内首个矿井水水域漂浮电站成功并网发电。这些湖泊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以新的面孔示人。
一、“水面漂浮电站”想法的萌发
马家滩镇曾因石油开采而繁华,又因石油基地搬迁而衰落。在石油能源逐渐退出马家滩镇的舞台后,此处巨大的煤炭储量,又引来许多企业进驻,并陆续建成麦垛山、红柳和双马等大型煤矿及火电厂。
当地人口中常说的“西湖”,就是煤矿在建设、生产中所产生的矿井水,逐年排放而形成的疏干水聚集湖。虽然,这片湖并非真正的湖,但其独特的资源还是引起当地政府重视,并吸引了企业的目光。
“传统能源、化石能源终将成为历史,新能源才是寻求生态发展的新出路。这些年,马家滩镇戈壁荒滩上连绵起伏的光伏发电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绿色能源气候。”国能宁东电厂新能源管理部主任薛晓文介绍,虽然他们是传统的火力发电企业,但在新能源发展中也有自己的赛道。
于是,如何将“西湖”这一大片水域利用起来,国能宁东电厂开始谋划起来:要节约土地资源,利用起戈壁滩矿井疏干水聚集湖的湖域,将光伏板安放在水面上,建立水面漂浮电站——一个大胆的创新想法开始萌发并付诸于实践。此项目如果成功,将为西北地区开发水上光伏,扩展新能源领域,有先行先试的开拓性作用。
二、“水上漂”“轻功”这样练就
那么,发电站究竟如何在水面上“安家”?
在外行人看来这是个深不可测的命题,可对于行家里手来说,没有什么不可破解的难题。首先选择合适的浮体,“煤矿排放的高盐尾水,腐蚀性离子浓度是普通淡水的数十倍。为此,我们项目的浮体材料和结构都选用了高强度、高耐腐蚀材料,可以有效抵御侵蚀。”国能宁东电厂相关负责人何晓飞说。其次,技术团队根据水域地形及深浅的不同,需要制定不同的方案,在水下放置沉锚或板锚。
同时,陆地的光伏板设置倾斜角一般在38°至34°之间,可在水面上构建漂浮方阵,光伏板倾斜角的大小要因地制宜,“经过反复测算,光伏板的倾斜角为12°,为最佳工作状态。”万事俱备,只等将光伏板与浮体连接好后,用船只拖到湖面上,按照既定方案进行安装。
经过两年建设,占水域面积275亩、由43000块光伏板组成的水上光伏发电站建成。其规划使用寿命为25年,总装机容量为23兆瓦,总投资8728万元,项目年发“绿电”约3238万千瓦时,替代煤电发电过程中的厂用电约8.5%,节约标准煤987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7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约5.2吨、氮氧化物排放量约5.8吨。
如今,站在水面漂浮电站前,眼前的一切令人震撼。秋风吹过,芦苇摇曳,湖面波光粼粼,一块块光伏板紧紧相依,一排排整齐地排列着,履行着自己的使命。
三、“生金”的水域迎来鸟儿歇脚
水面漂浮电站的投运,使得“西湖”焕颜“重生”。曾经,高矿化度的水域让一切生物与之绝缘。而现在,成群的野鸭安家于此,国家级保护动物遗鸥、鸳鸯,甚至天鹅都会落脚于此。沿着管线向水面漂浮电站中心走去,可以看到鸟巢,“光伏板不仅可以抑制水中藻类繁殖、改善湖水水质,还可以为这些水鸟遮挡风雨,成为它们和谐共生的保护所。”国能宁东电厂项目负责人李海滨说,从项目实施到建成并网发电,两年的时间里,国能宁东电厂的员工不论严寒酷暑都要守在这里,“一是为了赶工期,二是为了确保项目不出任何差错”,戈壁滩的风沙大、光照强,每到夏季就会被晒成“大花脸”,但看到如今眼前的壮丽景象,“一切都值”。
尤其今年,马家滩的雨水充足,戈壁荒滩的草长得茂密,如同铺上了绿色的地毯。每天下班,用过晚饭,员工们最喜欢的放松方式就是站在水面漂浮电站的观景台上观看落日余晖。“远处有风力发电、火力发电,脚下是水面漂浮电站,伴着夕阳,听几声鸟鸣,看水鸟掠过湖面的身姿,既是一幅美丽的画面,也是能源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的真实写照。”李海滨不禁感叹。发展新能源是灵武市近年来的工作重点之一。预计到2025年,灵武市清洁能源装机新增376万千瓦,总规模突破652万千瓦。今后,灵武市将继续紧抓“双碳”目标的窗口期和政策红利的机遇期,加大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开发利用力度,积极探索煤炭合作开发新模式,不断推动煤炭与新能源优化组合,全力打造能源之城。
来源: 宁夏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