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全部
视频
图文
图片
挂图
音频
电子书
活动
科普号
普通用户
科普员
科普号
管理员
登录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客服中心
首页
业务中心
资源中心
素材中心
管理中心
国家应急管理科普库
资源套餐
数据排行
科普中国网
科普中国资源服务首页
>
图文列表
>
图文详情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弘扬科学家精神】鹿城:用科学力量连接过去与未来
浙江省温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上传时间:2024-09-18
科学
文物
夏鼐
温州博物...
收藏
图文简介:
为弘扬科学家精神,以科学服务发展,温州市科协推出专题报道,讲述在这片广袤的瓯越大地上,诞生的一批又一批科学家故事。
实证千年以来岸线变迁的江堤、桥梁、陡门闸、栈道等建筑遗迹,8座宋代码头、2艘宋代沉船,数以吨计的宋元瓷片堆积和形式各样的漆木器等遗物,年代主要集中于宋元时期……2021年10月,温州望江路下穿隧道施工过程中发现了朔门古港遗迹线索。2022年,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温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发掘,发现了分别建于宋元和明清的朔门瓮城遗迹,800年前温州古港“城脚千家具舟楫,江心双塔压涛波”的繁华景象重现于人们眼前。
朔门古港遗址的被发现,为温州考古事业注入了强大动力和影响力,也为鹿城乃至温州培育考古人才孕育了肥沃的土壤。在这片土地上,连接过去与未来的考古学人才辈出,其中最著名,最广文认知的是中国考古学奠基人之一、“良渚文化”的命名者夏鼐。
夏鼐生于1910年,童年和少年时代在家乡温州度过,年少的他以读书之“勤、广、精”而闻名,陈寅恪先生曾赞许他“读书细心”。1940年,夏鼐学成归国,两年后便一头扎入祖国大西北考古。彼时,来自瑞典的地质学家安特生认为,仰韶文化晚于甘肃齐家文化,而齐家彩陶又来自更早的西方彩陶,由此得出,中华文明由西方传入。此论断一石激起千层浪,夏鼐并不轻信于此。他在甘肃几乎重访了安特生到过的每一处遗址,终于找到了齐家文化年代晚于甘肃仰韶文化的地层学证据,纠正了安特生对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排序的失误。夏鼐以此研究成果形成论文《齐家期墓葬的新发现及其年代的改订》,向世界证明“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土地上土生土长的”,被学界视为中国史前文化研究的圭臬。终其一生,夏鼐都在溯源中华文明,他的田野考古调查,足迹跨越敦煌莫高窟、汉唐长安城、明代十三陵,又到南越王墓、马王堆汉墓。
夏鼐虽历经战乱与浩劫,但毕生从未放弃探源中华文明,并以身作则踊跃中华文明考古第一线。1985年3月,夏鼐在中国考古学会第五次年会上发表了题为《考古工作者需要有献身精神》的讲话,勉励大家“一心一意提高考古学科的水平,不要计较个人的经济利益”“保持田野工作的好传统,有‘不怕苦’的精神”“把我国考古学的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这便需要我们有献身的精神”。这份科学家精神历久弥新,借由夏鼐故居等实体,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考古科学家们。
2023年,夏鼐故居入选浙江省第二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这座位于鹿城区仓桥街、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式建筑,是夏鼐从小生活、结婚的地方。2012年,夏鼐故居陈列馆布置免费开放,馆内陈设大量夏鼐先生前半生相关的珍稀文物以及事迹介绍,是探寻科学家精神的一笔宝贵财富。
夏鼐故居由一楼的温州情缘展厅、中外学界交往厅、夏鼐生平陈列厅、夏鼐夫妇居室、友人所赠书画厅、多功能影像厅,二楼的日用实物陈列厅、日常办公展示厅等组成,总占地1386平方米。夏鼐即便身在异地,仍牵挂故乡。“故国自有好河山,羁旅他乡两鬓斑。昨夜梦中游雁荡,醒来由觉水潺潺。”在一楼的温州情缘厅中,留着这么一首诗《忆故乡温州》。那是在1984年,因温州被列入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夏鼐欣然赋诗,有感而发。
夏鼐故居纪念馆是目前国内关于夏鼐专题规模最大的、内容最丰富的陈列,还加入了百度百科的数字博物馆计划,通过技术手段,将纪念馆的样貌以及内含的展品通过数字的方式展现出来,为大众了解夏鼐以及他的生平事迹、领略他的科研精神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通道。时至今日,夏鼐故居已成为了温州各中小学的课外课堂和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场所。在夏鼐故居中,学生们可以跟随讲解员的步伐,一步步深入了解这位中国现代考古奠基人,他的生活轨迹、学术交流。在参观感悟的同时,学生们还可以参加馆内组织的教育研学活动,加深学习体验,充分发挥科学家精神教育资源,一起探寻科研学者之精神。
夏鼐故居作为温州博物馆下属专题馆,通过经费保障、加强规范性服务和管理、下设专职人员,让广大参观者、单位团体、学校社团就近方便地参与文化艺术主题活动。自开馆以来,夏鼐故居开设的专项活动“少图品读人文经典,守护文化遗产”活动,小学生“寻找温州的历史文化遗迹”活动,“不忘初心,红色研学”活动等。2012年至今,共接待近18万游客、团队110批次。
来源: 温州市科协
科普中国系列品牌网站
新华网科普中国频道
人民网科普中国频道
学习强国科普中国频道
科普中国要闻解读
科普中国直播系列
入驻科普号
心理服务科普基地建设
把科学带回家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蝌蚪五线谱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
中国宇航学会
蒲公英医学情报总局
消防先生
老爸评测
阮光锋营养师
植物人史军
中国兵工学会
饮食参考
混知
合作机构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国家岩矿化石标本资源共享平台
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
中国数字科技馆
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
中国气象频道
深圳科博会
中国联通沃家电视
中国家电网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基因农业网
CNTV-未来电视
CIBN
更多
联系我们
电话/TEL
4006790966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贤纳士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423号 京ICP备16016202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