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食品质量安全

食品本身应不含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

  例如,不能含有农药残留超标、重金属超标、非法添加的化学物质等。如果食品中存在这些有害物质,可能会在短期内引起食物中毒,或者长期摄入后导致慢性疾病甚至癌症。

  食品应具有良好的感官性状。

  包括食品的色泽、气味、口感等方面都应符合正常的标准。如果食品出现变色、异味、口感异常等情况,可能意味着食品已经变质或者受到了污染,存在安全风险。


02食品营养安全


  食品应含有适当的营养成分,以满足人体的生理需求。

  不同的人群对营养的需求有所不同,例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需要特定的营养成分。食品应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营养搭配。

  食品的营养成分应保持稳定。

  在食品的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食品的营养成分不会流失或被破坏。例如,一些富含维生素 C 的水果和蔬菜在储存过程中如果方法不当,容易导致维生素 C 的损失。


03食品生产经营安全


  食品的生产过程应符合卫生标准。

  食品生产企业应具备良好的生产环境和卫生条件,生产设备和工具应定期清洗和消毒,生产人员应具备健康证明并遵守卫生操作规程。

  食品的流通环节应保证安全。

  在食品的运输、储存和销售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食品受到污染和变质。例如,食品应在适宜的温度下储存和运输,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食品的餐饮服务环节应确保安全。

  餐饮企业应具备合法的经营资质,从业人员应具备健康证明和食品安全知识,餐饮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食品加工和烹饪过程应符合卫生标准。


食品安全五大要点


#01

保持清洁干净

01
勤洗手

   在处理食品前、中、后,以及在咳嗽、打喷嚏、使用卫生间后,都要用流动的水和肥皂洗手,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

02
餐具和厨具要清洁

   保持厨房环境整洁,定期清洁厨房台面、炉灶、水槽等。餐具要清洗干净,可采用热水、洗洁精进行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

03
防止交叉污染

   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避免生食品的汁液污染熟食品。处理生食品的刀具、砧板、容器等要与处理熟食品的分开使用。

04
厨房环境要清洁

   保持厨房空气流通,地面、洗菜池和冰箱内外要清洁;洗碗布、抹布用后,要及时彻底清洗,并经常更换。


生熟食品分开

01
生熟食品分开存放

   将生的肉、禽、蛋、海产品等与熟食品分别放在不同的容器或包装中,避免交叉污染。将生食品放在冰箱的下层或专门的抽屉中,熟食品放在上层,避免生食品的汁液滴落到熟食品上。

02
加工食物的厨具、容器要生熟分开

   清洗餐具和厨具时,用流动安全的水冲洗、晾干,并经常蒸煮消毒。使用不同的刀具、砧板、容器等处理生熟食品,避免生食品的细菌污染熟食品。


#03

食物要彻底做熟

01
烹调要煮熟、烧透

   烹饪肉类、禽类、蛋类、海产品等食品时,要确保中心温度达到 70℃以上,以杀死可能存在的细菌和病毒。

02
避免过度烹饪

   过度烹饪可能会破坏食物的营养成分,但也不能为了追求口感而使食物未完全熟透。注意食品的加热温度和时间。对于需要二次加热的食品,要确保加热温度和时间足够,以杀死可能在储存过程中滋生的细菌。


#04

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



01
室温不安全

   在室温下,熟食存放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熟食和易腐败变质食品应冷藏存放(5℃以下);烹调好的食物在食用前要保持在60℃以上。

02
冷藏食品

   易腐食品如肉类、禽类、蛋类、奶制品、海鲜等应在 2-8℃的温度下冷藏,以延缓细菌的生长。

03
冷冻食品

   长期保存的食品应在 -18℃以下的温度下冷冻,冷冻食品在解冻时应在冰箱中进行,避免在室温下解冻导致细菌滋生。

04
热食保温

   热食应保持在 60℃以上的温度,以防止细菌滋生。如果食品放置时间较长,应重新加热至 70℃以上后再食用。


#05

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01
使用安全的饮用水

  烹饪和饮用的水应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避免使用未经处理的井水、河水等。

02
选择新鲜的原材料

   购买食品时要选择新鲜、无变质的原材料,避免购买过期、变质、有异味的食品。

03
查看食品标签

   仔细查看食品标签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信息,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


来源: 华纳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