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之老年病!治也治不好!
慢阻肺,这个听起来有点学术气息的名词,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用一段小故事来引出这个话题吧。
小王,男,30+年轻白领,从小就喜欢抽烟,每天都要抽好几包。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爬楼梯时气喘吁吁,走几步路就感到呼吸困难,还经常咳嗽。小王开始感到不安,于是他去看了医生。医生听诊后,告诉他可能患上了慢阻肺。小王很惊讶,他以为只有老人才会患这种病,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这么年轻,怎么会患上慢阻肺呢?
那么,慢阻肺的症状有哪些呢?最常见的是持续性的咳嗽、痰多、呼吸困难等。这些症状在早期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加重,会越来越严重。另外,慢阻肺患者还可能会出现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症状。
如何诊断慢阻肺呢?
一般来说,医生会先听听患者的肺部情况,看看有没有异常的呼吸音。接着,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血液检测、肺功能检查等,以进一步了解病情。如果怀疑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还可能会要求进行胸部CT等更详细的检查。
慢阻肺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长期吸烟者、长期处于空气污染环境者、患有呼吸系统疾病者等。如果你属于这些人群,就要特别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和治疗慢阻肺。对于年龄大于40岁,而且长期吸烟或者被动吸烟的,有慢阻肺的高危人群,应该进行慢阻肺的筛查,筛查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肺功能的检查,是慢阻肺筛查的最主要的内容。病人在行功能的时候,如果提示吸入了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小于70%,提示存在了不可逆性的气流受限,这类的病人是可以诊断慢阻肺的,同时这类的病人应该定期的行肺功能的检查。
第二,胸部CT的检查,如果存在了慢阻肺在行胸部CT的时候,可以提示肺部的慢性支气管炎的表现,或者肺气肿的表现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预防慢阻肺呢?首先,要尽量避免长期吸烟和处于空气污染的环境;其次,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最后,要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总之,慢阻肺并不是一种遥不可及的疾病,它就在我们身边。如果你属于高危人群,一定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定期进行体检。同时,也要加强自我防护,尽可能地避免吸烟和处于空气污染的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肺部健康,享受美好的生活。
最后,让我们再回到小王的故事。小王在医生的帮助下,认识到了慢阻肺的危害,也意识到了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对身体的伤害。于是他下定决心戒烟,并积极参与康复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调整,小王的病情逐渐好转,他的生活也重新焕发出了活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关注自己的健康,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就能够远离慢阻肺的困扰,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255-264.
Global Initiative for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andManage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2017 Update[EB/OL].[2023-05-10].
来源: 呼吸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