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深受各种慢性病、老年病的折磨,又因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影响,给用药带来了较多负面影响。此外,老年患者药物吸收速度减慢,导致药物在体内留存时间较长;又因机体内水分减少,脂肪含量相对增加,故水溶性药物在体内分布减少,药物疗效降低;同时,老年患者肝脏萎缩,肝内代谢酶数量减少,不利于药物代谢清除。

老年患者用药原则

1. 遵医嘱用药:医生会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开具合适的药物。你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

2. 避免滥用药物:老年人往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可能会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但过多的药物可能会相互作用,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

3. 选择适合老年人的药物: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减弱。因此,应选择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剂量容易调整的药物。

4.遵医嘱用药,小剂量用药:老年患者肝功能衰退,对于各类药物代谢能力下降,机体排泄药物速度减慢,因此老年患者用药剂量要少于成年人,因此应小剂量用药,逐渐加大至适宜剂量。

5.择时用药:根据药理学相关昼夜规律,选择机体最合适的时机进行治疗,既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又可减少不良反应。例如1天服用1次的降压药(包括控缓释制剂)多在上午7:00给药。1天服用2次的降压药,以上午7:00时和下午14:00时两次服药为宜,使药物作用达峰时间正好与血压自然波动的两个高峰期吻合。

6. 正确的服药方法: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服用方法,如空腹服用、饭后服用、舌下含服等。你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按照要求服用药物。 同时,要注意避免重复服药,以免药物过量。

7.注意联合用药,防范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药品配伍禁忌:某些复方制剂中已然含有某些化学成分,如感冒灵颗粒、维C银翘片中均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两者应避免同用或谨慎使用。

8.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老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约为年轻人的4倍,其临床不良反应表现更是缺乏典型性。故用药后应密切关注有无各种不良反应,若出现皮疹、麻疹、低热、哮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9.妥善保管药品:有的药物遇空气或者见光会变质,有的药物需要保存在冰箱里,如胰岛素笔芯、贝复新等药物,正确保存药物是药物治疗有效的必要手段。

老年人用药误区

误区一:消炎药就是“万能药"

很多老年患者误认为抗生素就是消炎药,而且还是“万能药”,只要感冒、发烧、喉咙痛就服用它。抗生素≠消炎药,消炎药≠万能药。增强药品知识,正确认识药品作用,保障用药安全。

误区二:久病成医,点名用药

有些老年患者凭着自己“久病成医”的宝贵经验,每当疾病发作时,便到药店自行购药吃。即使到医院看病,也是自信满满地向医生盲目点名用药。这种点名用药的行为极易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误区三:凭自测指标,自行调药

部分老年患者健康意识极强,家中常配备血压计、血糖仪等设备,进行居家自我监测。但其中一部分老年人会根据监测的指标自行停用或增加药物使用剂量。这些错误的做法常常导致用药隐患出现,正确做法应是记录好每次自测的指标,定期到医院复查、复诊,调整适宜的用药方案。

误区四:轻信保健品、秘方、偏方

保健品不是药品,其治疗疾病效果是存疑的。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一些不良的保健品推销商为提高保健品的疗效,甚至会在其中添加廉价的西药成分。秘方、偏方则没有科学依据,反而会延误患者最佳治疗时间,使加重病情。

综上所述,老年人健康用药及注意事项涉及剂量调整、遵循医嘱、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以及关注药物副作用、药物储存等方面。通过合理的用药管理和密切的医疗监护,可以确保老年人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

来源: 杨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