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
随着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
我国主雨带逐渐北抬到黄淮和江淮地区
其中淮河流域累计面雨量
列1961年以来同期第1位
根据气象预报
预测“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
淮河流域降雨偏多2~5成
淮河干流将持续超警戒水位
沂沭泗河可能再次发生较大洪水过程
淮河流域防汛形势严峻复杂

一、淮河流域防洪有何特点?


01
流域人口稠密,防洪保安任务重


淮河流域总人口1.91亿人
平均人口密度707人每平方千米
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4.8倍
耕地面积约2.21亿亩
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1%
粮食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6
平原地区分布有淮北大堤保护区、
洪泽湖大堤保护区、
南四湖湖西大堤保护区等重要防洪保护区
总面积达15.75万平方千米
防洪保护区面积大
人口和耕地多
防洪保安任务重


02
气候条件特殊,极易发生洪涝灾害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
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气候条件复杂
冬春干旱少雨,夏秋闷热多雨
年际年内变化大,旱涝转变急剧
洪涝灾害频发



二、淮河流域防洪,难在哪儿?



01
河湖水系复杂,蓄排水条件较差


淮河流域地处黄淮海平原腹地
平原(含湖泊和洼地)面积
占流域面积的2/3
蓄排水条件较差

加之历史上人与水争地
进一步减小了河湖调蓄能力
恶化了蓄排水条件
淮河上游河道比降大,汇流快
中下游河道比降小,行洪不畅
干流两侧多为湖泊、洼地,支流众多
南岸支流源短流急
遇有暴雨,洪水汹涌而下
先行占据淮河河槽
北岸支流面大坡缓
易受干流洪水顶托
因洪致涝
沂沭泗水系的沂河、沭河及
南四湖湖东支流上中游为山丘区
洪水陡涨陡落


02
黄河长期夺淮,不利影响仍未完全消除


1194年黄河南泛夺淮之后

豫东、皖北、苏北和鲁西南地区
成为黄河洪水经常泛滥的地区
受黄河长期夺淮影响
淮河原有水系形态被严重打乱
淮北支干河流排水作用全被窒息
湖泊塘堰的蓄水能力全被销蚀
特别是淮河失去入海尾闾
被迫改道入江
沂、沭、泗诸河排水出路受阻,排水困难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
加之黄河长期夺淮的不利影响
造成淮河流域极易产生洪涝灾害
且多为洪涝并发



三、淮河流域,有哪些防洪“利器”?


随着1951年5月
毛泽东主席发出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
淮河成为新中国成立后
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
70多年来
淮河流域基本建成了以水库、
河道堤防、行蓄洪区、
分洪河道、控制性枢纽、
防汛调度指挥系统等组成的
防洪除涝减灾体系


出山店水库


工程位于淮河干流上游的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游河乡出山店村,是淮河干流上唯一一座大型水库。

2019年5月,水库正式下闸蓄水。2019年至2023年,水库拦蓄洪水约30亿立方米,在淮河防汛中发挥了较大的防洪作用,防洪效益显著。工程建成后使淮河干流王家坝以上的防洪标准由不足10年一遇提高到近20年一遇。


前坪水库


工程位于淮河流域沙颍河支流北汝河上游,是进一步治理淮河的38项工程之一。

2020年3月,水库正式下闸蓄水。2020年至2022年汛期,水库发挥了显著的防洪效益。尤其是2021年汛期,水库先后经历了五次强降雨,共拦洪、滞洪约3.6亿立方米,拦滞洪率100%,避免了上游洪水与下游洪水叠加,减轻了下游防洪压力。


淮河蒙洼行蓄洪区


蒙洼(左)与淮河(右) 李占淮 摄


淮河上游陡、落差大,中下游平缓、落差小,位于淮河上中游接合部的蒙河洼地,历史上就是蓄滞淮河洪水的场所。1951年冬天,阜阳专区治淮指挥部,按照“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动员阜阳、颍上、临泉、阜南4个县的30万民工,在淮河中游开始建设蒙洼蓄洪区。



蒙洼蓄洪区主要蓄洪工程由王家坝进水闸、曹台退水闸、蒙洼圈堤组成,总面积180.4平方千米,设计蓄洪水位27.8米,设计蓄洪量7.5亿立方米。每当淮河水情告急时,蒙洼蓄洪区便临时“安置”淮河洪水。


王家坝闸


王家坝闸位于蒙洼蓄洪区工程入口处,由于地处淮河中上游分界和三河交界处,也被誉为淮河防汛的“晴雨表”,汛期由国家防总统一调度运用。自1953年建成以来,先后有13个洪水年份16次开闸蓄洪,累计蓄洪总量75亿立方米,与蒙洼行蓄洪区一起为保障淮河安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布置示意图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位于淮河下游,全长163.5公里。工程结束了淮河800多年无入海通道的历史,是确保淮河防洪安全和改善区域引排水条件的重大战略性防洪工程。2022年7月30日,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开工,该工程将进一步提升淮河入海能力,充分发挥防洪、航运、生态等功能。


洪泽湖大堤


江苏省洪泽湖堤防管理所工作人员在洪泽湖大堤上巡查堤坝 新华社发


洪泽湖大堤是淮河下游重要流域性防洪工程,位于洪泽湖东岸,全长67.25千米。洪泽湖大堤上承淮河上中游15.8万平方公里的洪水,下保苏北里下河地区3000万亩农田和2600多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被誉为“水上长城”。它和沿堤建筑物构成了洪泽湖控制枢纽工程,发挥着防洪、灌溉、城市供水、水产、航运、生态、旅游等综合效益。


此外,针对沂沭泗水系已形成由防洪水库、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工程等构成的防洪体系,有跋山、岸堤等21座大型水库,防洪库容27.31亿立方米。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
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
经过70余年的持续建设
淮河流域基本形成
“上拦、中滞、下排”的
流域防洪工程格局
实现了洪水入江畅流、归海有路
但面对今年防汛关键期的严峻形势
仍然不能放松警惕
要强化监测预报预警
关注洪水演进过程
做好工程调度运用
为迎战暴雨洪水做好准备

来源:中国水事



来源: 中国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