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农历七月初四,我们迎来了立秋节气。“立”有“开端”之意,民俗有云“立秋十天遍地黄”,尽管此时满眼仍是葱茏蓊郁的绿意,但秋天的成熟与萧瑟已在一点点铺陈开来。立秋,作为“四时八节”之一,在古代备受重视,民间也流传着众多富有特色的传统习俗。
“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晒秋”便是其中之一。尤其在南方的山区,这一景象更为壮观。每到立秋,村民们会将收获的农作物晾晒在房前屋后、窗台屋顶,红的辣椒、黄的玉米、橙的南瓜……五彩斑斓,构成了一幅幅独特的丰收画卷。这不仅是对劳动成果的展示,更是对大自然恩赐的感恩,更寄托着他们对新一季节丰收的美好祈愿。
而“立秋到,贴秋膘,冬去春来身体好”这句俗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贴秋膘”的习俗也由来已久。经过苦夏的人们,胃口往往不佳,体重也会有所下降。秋风一起,胃口大开,通过食用炖肉、烤肉等美食来增加营养,补充夏季的消耗,成为了很多地方的传统,“贴秋膘”不再仅仅意味着大鱼大肉的狂吃,而是更加注重营养的均衡与搭配。人们会选择优质的蛋白质、新鲜的蔬果,以更科学合理的方式来滋养身体,适应季节的变化。
“啃秋”的习俗同样充满趣味。在江南地区,立秋之时要吃西瓜以“啃秋”。相传明代时,南京城里许多人害癞痢疮,有人效仿庐州府崔相公之女吃西瓜让“癞痢”落疤自愈,居然奏效,此后便逐渐形成了家家剖食西瓜的“啃秋”习俗。人们相信立秋时吃西瓜可整个秋天不生病,还能免除冬天和来年春天的腹泻,同时也借此抒发丰收的喜悦。
立秋吃秋桃,也是不少地区的习俗。每人吃一个秋桃,将桃核保存至除夕,然后投入火炉中烧成灰烬,据说这样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这一习俗虽然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更多的是表达了人们对健康平安的美好祈愿。在现代,吃秋桃更多地成为了一种象征,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
祭祀活动在立秋时节也颇为常见。古时,人们会祭祀土地神,感谢土地的滋养与恩赐,祈求来年的丰收。这种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在现代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让我们明白,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们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而不是一味地索取和破坏。如今,虽然祭祀的形式可能有所变化,但对自然的感恩和尊重之情不应改变。我们可以通过环保行动、节约资源等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敬意,为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还有“戴楸叶”的习俗。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代时立秋日,满街都有卖楸叶的,妇女儿童们会将其剪成花样佩戴。楸叶,成为了立秋的独特象征。
我国古人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立秋前五日,风已有了丝丝凉意,暑热不再那么张狂;又过五日,昼夜温差拉大,地表水蒸气在低温下凝结成雾气,故曰白露生;再五日,秋蝉感觉到阴气上升、昼热夜凉,于是争相嘶鸣,但叫声一日比一日减弱。秋蝉,也叫“寒蝉”“暮蝉”,其叫声常成为古代文人墨客诗句中的意象。宋代诗人杨万里曾作《立秋日闻蝉》:“老火薰人欲破头,唤秋不到得人愁。夜来一雨将秋至,今晚蝉声始报秋。”诗人不忍酷热盼秋至的愁绪跃然纸上,而一场雨后秋来,蝉声传递出了秋的消息。
秋,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中的重要母题,具有独特的内涵与意义。立秋诗词里,有那如霜的月光。苏轼的《秋兴三首其一》中写道:“百重堆案掣身闲,一叶秋声对榻眠。床下雪霜侵户月,枕中琴筑落阶泉。崎岖世味尝应遍,寂寞山栖老渐便。惟有悯农心尚在,起瞻云汉更茫然。”银白色的月光倾泻入室,床边似堆满了雪霜。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立秋虽不能立刻消解所有暑意,但万物正在酝酿着丰收。让我们与盛夏作别,期待那一场酝酿已久的成熟,迎接那份春华秋实的沉淀。这些立秋习俗,不仅是对时节的呼应,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在岁月的长河中,它们代代相传,延续着古老的智慧与温暖。我们应当珍视并传承这些习俗,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继续焕发出独特的魅力。同时,也让我们在诗词的韵味中,感受立秋的诗意与美好,品味那一份秋意的新凉与深沉。
(作者:白帆)
来源: 科普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