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7日08:09:01,迎来立秋节气


“立秋”

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秋表示季节转换的开始

但并不表示气温会立即下降

此时暑热尚未结束,防暑降温仍是重点


云收夏色,木叶动秋

立秋时节,虽然还乘着盛夏的余热未消,但万物其实已经开始悄悄有了阴阳的轮变;立秋诗词里,有一句“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道出了立秋最美的变化。


· 立秋三候 ·


01

一候凉风至

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


02

二候白露降

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时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图片|来源于网络


03

三候寒蝉鸣

这时候的蝉,感觉到阴气上升,太阳光已成强弩之末,一日不如一日,因而鸣叫得更加响亮、凄切。


图片|来源于网络


· 立秋时节---气候特征 ·

立秋到了,却并不代表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因此立秋时节,河北一般仍处于夏季的末端,暑气一时难消,仍有“秋老虎”的余威,这一时节我省的平均气温为25℃,平均最高气温为30.1℃,如石家庄、邢台、邯郸等中南部地区的平均最高气温经常能够突破30℃。


另一方面,此时降水比较充沛,据统计,我省近30年的平均累积降水量在57.4mm。

· 立秋不等于入秋 ·

虽然进入了立秋节气,但是离气象意义上的秋天还有很远的距离。在气象学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以下的初始日期作为秋季的开始。

河北省1991年-2020年气象统计资料显示,石家庄入秋的平均时间大概在9月中旬。而这三十年来,仅仅有两年在8月份入过秋,分别为1996年(8月21日)和2003年(8月29日)。三十年来入秋最晚的一年为1998年(10月4日)入秋,为三十年来仅有的一次到十月份入秋,其他年份均在9月入秋。因此,虽然立秋了,但是离秋天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 立秋习俗 ·

01
啃秋瓜

啃秋的习俗,早在古时候就有了。人们在立秋前一日,食西瓜,于是谓之啃秋。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贴秋膘
02

人在夏天,胃口不好,粗茶淡饭自然会消瘦一些。此时秋风一起,人们自然想吃些好的,弥补一下夏天“损失”,北方人把这叫做贴秋膘。


图片|来源于网络


03
食秋桃

立秋时,江南一带多流行食秋桃。在这天,无论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


图片|来源于网络


· 立秋养生 ·

01

起居调养

作息守时,生活规律,保证适当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提高机体对高温的耐受能力和对“秋老虎”的抵御能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02

精神调养

良好的精神状态,就是我们常说的“精气神儿”。换季养生,要既有内调也有外养,在内外兼备,身心同养中安然度秋。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


图片|来源于网络


03
脾胃调养

虽然说立秋过后天气不会那么炎热了,但是人们的脾胃依旧比较虚弱,所以说,人们需要及时调理脾胃。其中立秋后调理脾胃要注重清热、健脾、利湿,这样子才能促使身体内的湿热邪气伴随着尿液被排出去,从而帮助恢复脾胃功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 河北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