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征程是星辰大海”,它是一群年轻科技工作者的日常。这座名为《天拓》的雕塑以造型艺术的形式,表现了国防科大快速响应空间系统与技术创新团队的“天拓”系列卫星,包括“天拓一号”单板纳星、“天拓二号”视频微卫星和“天拓三号”集群卫星,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
雕塑作品《天拓》
“天拓一号”单板纳星:太空视角识别船舶目标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卫星体量巨大,都是大个头。而在当今世界空天领域,微小卫星的研制与应用正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天拓一号”单板纳星,重量不足10千克,体积相当于一只手提箱。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大卫星有的功能部件,小卫星一样都不能少。“单板纳星”是将卫星的所有核心功能部件,集成在单块电路板上,是一种全新的卫星体系结构,之前没人尝试过。
这支以在读研究生为主体的年轻团队,在近2年夜以继日的攻关中,成功地将电源控制、星务管理、姿态确定与控制和测控数传等核心功能部件全部集成在单块电路板上,自主设计研制出了世界首颗单板纳星,具有新概念、新技术、低成本的特色。
2012年5月10日,“天拓一号”发射升空入轨后,开展了星载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等多项科学试验。在轨一个月内,共侦收4万多条AIS报文,绘出了我国第一张全球船舶AIS海图。之后不久,我国“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即将发射,为防止意外,有关部门制定了飞船应急搜救预案,“天拓一号”为任务提供了实时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
雕塑作品《天拓》局部
“天拓二号”视频微卫星:太空中的移动摄像头
2014年中秋节的这天,我国“一箭双星”将两颗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进入既定轨道。这两星中有一颗小卫星,就是“天拓二号”视频成像微卫星。
在一些电影中,我们常能看到卫星监控地面的车辆人群或自然灾害的实时画面,而这得益于卫星视频成像与传输功能。面对我国抢险救灾、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需求,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创新团队,在微小卫星研制与应用领域发力。经过4年不懈的探索与刻苦攻关,在视频成像体制、交互式操作、网络操控、工业级元器件筛选及加固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终于让我国首颗视频微卫星遨游天空。
“天拓二号”重量为67千克,体积与老台式电脑主机差不多大。上面装有4台不同性能的摄像机,就像在太空安装了移动摄像头,其中一台是红外摄像机,可对发生火情的森林进行观测,通过温度感应,判断火灾蔓延趋势,查找火源地点。
雕塑作品《天拓》局部
“天拓三号”集群卫星:太空组网多星协同测控
2015年9月20日,我国实现“一箭20星”发射奇迹,其中20星里有“天拓三号”微纳集群卫星。
“天拓三号”包括6颗卫星。主星“吕梁一号”重量20千克级,既能对全球范围内的船舶快速完成位置、航向、航速等信息的接收,也能对全球范围内的航空目标实行准实时目标监测、空中流量测量。
将航空目标信号接收系统安装在微纳卫星上,是这支年轻团队的创新之举。国际民航组织要求,机场和民航飞机必须安装航空目标信号接收系统,以确保飞行安全。但其覆盖范围有限,飞越极地、海洋、沙漠等偏远空域的飞机一旦失事,搜救就比较困难了。
值得一提的是,从“天拓三号”分离释放的手机卫星“智能号”也是在读研究生的成果,研制仅花8个月。据悉,手机卫星只有美国发射过,而且是直接把手机送上天。重量1千克级的“智能号”手机卫星,通过对商用智能手机改造再创新,自主设计增加了姿控、星务、通信、电源等卫星必须的子系统,去掉手机屏幕、外壳和扬声器等器件,减重不减功能。“天拓”系列卫星,体现了年轻科技工作者舍我其谁的创新激情和老一辈科学家精神的传承。(来源:国防科技大学“科普中国”共建基地)
来源: 国防科技大学“科普中国”共建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