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映的电影《默杀》,故事发生在一所东南亚女校,四名霸凌同学的女生相继被谋杀,而谋杀她们的是被这四人霸凌最终死亡的女生慧君的父亲。在这个故事中,还有一对母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女儿语彤也是这四个人的霸凌对象,她还是坠楼女孩的好朋友,甚至目睹了慧君最后一次被霸凌的过程。因为母亲的介入,她没有能够阻止这次霸凌,最终导致慧君坠楼身亡。也正因为“见死不救”,母女俩也被卷入了复仇事件中。电影中有很多沉默的旁观者,也有些不再保持沉默,而片名“默杀”则透露了剧情的走向:因为旁观者的沉默而害死了慧君,而沉默的受害者最终也杀死了加害者。

旁观者没能在紧急关头伸出援手的事情,在心理学上称为“旁观者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Bibb Latané和John Darley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导致他们提出这个概念的,是1964年发生在纽约的一起案件:一名28岁的年轻女性在自己的公寓外被刺身亡,数十名邻居和行人目睹了这起发生在大白天的案件,但没有人提供帮助甚至没人报警。Latané和Darley将旁观者效应归结为两个因素:责任分散和社会影响。责任分散意味着越多的人在看,每个人感受到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越小;社会影响是指每个人都在观察身旁人的行动来决定自己如何行动。因此,当看到旁边那么多人都袖手旁观,自己也就不去采取行动。

在《默杀》中,不止一次表现了霸凌事件发生时,有人看到但却没有或没能阻止的画面。在现实中,很多校园霸凌也存在旁观者。那些通过嘲笑被霸凌者表示出对霸凌的赞同或支持的人也成为了霸凌的“帮凶”,防卫者可能会支持被霸凌者或者直面霸凌者。根据不同的实地观察研究,85%-88%的霸凌事件存在旁观者,平均每起事件有2-4名旁观者。一半的人选择当局外人,四分之一的人会采取行动干预,四分之一的人会加入霸凌者的一方。沉默的大多数则是被动卷入霸凌事件,他们会装作没看到、快速离开现场,甚至在旁观者中有一些可能自己也是曾经受过欺负的人,他们不敢进行反抗。

大多数旁观者是同学,因为多数霸凌事件发生在校园里没有人监管或者没人看到的角落。比如在《默杀》里,对慧君的霸凌就发生在少有人去的天台。但也有时候,校园霸凌也可能有成人旁观者,比如语彤的母亲阻止了女儿帮助被欺负的慧君,而在语彤被霸凌的时候,学校的保安也只是驱散了旁观的同学,但并没有对霸凌进行干预。甚至在慧君坠楼身亡时,学校牧师看到了害她坠楼的霸凌者,却因为领头人是校长的女儿而没有告发。这些成人的沉默,比同学的旁观更加助长了霸凌行为,这代表着她们的行为不会受到惩罚。所以在慧君死后,霸凌者并没有停止霸凌,甚至对曾经想阻止的语彤变本加厉。

另一方面,旁观者的沉默也使得其他人在未来的霸凌事件中更难采取行动,因为他们会把“霸凌和被霸凌”当成一种常态,而日趋麻木乃至熟视无睹。作为旁观者,他们可能会将事件粉饰太平或者调整认知,让霸凌行为看起来没那么严重、受害者没那么痛苦,或者重新理解自己的“不作为”,比如自己也无能为力等等,从而减少个人的行为责任,以及随之给自己带来的内心痛苦。

但并不是所有的旁观者都选择沉默,虽然只有少数,但的确有人出声反抗。实际上,与很多学生认为“干预也没用”相反,超过一半的霸凌事件会因为有人阻止而停止。趋利避害是每个人的天性,因此人们才采取行动之前也会权衡得失利弊。当旁观者认为事件严重、紧急、没有其他人时,认为自己有责任和道义、自己可能不会受到太大伤害时,更可能采取行动干预。除了对于事件本身的判断之外,旁观者的个人因素和社会关系因素也会影响他们是否会采取行动。比如旁观者同理心强、自我效能感高、与受害者是朋友、社会地位较高,当存在这些条件时,他们会更容易出手相助。

在电影里,被欺凌者和霸凌者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幸存者貌似获得自由,但也未必会逃过内心的审判,这些事情对于学校里众多的旁观者也可能是永远的阴影。这种惨烈的结果本不应发生。

不做沉默的大多数,不仅需要个人勇气,积极的学校氛围、同学老师和家长的支持、足够的能力和知识,也都会影响旁观者“该出手时就出手”。

作者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王日出

来源: 中国数字科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