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地处成都市心脏地带的天府广场东北角即将迎来一次重大改造:已经在这里矗立了32年的电信大楼,连同它顶部的钟楼大钟将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崭新的天府大剧院(图1)。随着施工的进行,老成都人和考古工作者开始热切期待着一次重逢。他们心心念的,是37年前曾经见过一面,至今仍深埋地下的“老朋友”。

原来,在1973年11月,施工人员修建成都电信大楼开挖地基时,竟然发现地基深处埋着一个巨大的石兽。据当时应邀去工地勘察的文物工作人员回忆,这头石兽侧身卧底,右边半截埋于沙土,只露出左边足部和腹部,无法辨识清楚是什么动物,又因为上世纪70年度技术条件限制,挖掘、起吊或运输此等体量的“巨兽”非常困难,大家只能暂时与它作别,依照《文物保护法》就地回埋。

图1. 成都电信大楼(左)和天府大剧院(右)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这位深埋地下的“老朋友”到底是什么动物?30年来,从民间到学术界众说纷纭,成了一个待解的谜题。当年的施工队员有人猜测它是一匹石马,也有人认为是石象,因为大象才有如此庞大的身躯。有专家推测是一头石狮,因为此处曾经是前蜀王朝宣化苑瑞兽门所在地,有宫门就有石狮。还有人认为是石犀牛。理由是古籍记载两千多年前的蜀国太守李冰(图2),曾制作石犀牛5头,分别放置于成都府、市桥下面,渊水里,用来镇水。

图2. 蜀太守李冰石像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幸运的是,借助这次城市改造工程和新世纪更先进的技术,揭开谜底的时机成熟了。2013年1月9日,重逢的时刻终于来临,深居地下的石兽,在起重机的“帮助“下重见天日:原来这是一头石犀牛,它体型巨大,长3.3、宽1.2、高1.7米,重约8.5吨(图3)。

图3. 出土时的石犀牛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3

难得的重逢之后,人们希望能够更好的保存这头石犀.然而,文物专家仔细勘查后发现,刚出土的石犀身体上部分覆盖着混凝土,其余未覆盖的部位则有风化剥落,源于自然的应力和当年修建电信大楼的机械破坏也对它构成了损伤(图 4)。在文物修复中心,专家们通过表面清洗、脱盐处理、风化部位加固、局部修补等一系列保护措施,对石犀进行了精心“治疗”,到2015年,石犀终于“康复出院”,被运抵成都博物院收藏。重获新生的石犀头部略呈圆锥形、躯干丰满壮实、四肢粗短、身上雕刻有卷云纹、显得粗壮古朴、憨态可掬。这样一头萌态十足的石犀一经展出,立刻受到了当地人民的喜爱。

图4. 国内外文物保护专家在对石犀牛进行检查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4

这头石犀是何时被制成的,执行的是什么任务呢?专家们推测,这头石犀制作的年代最早可到战国晚期,最迟也在东汉之前。结合李冰用石犀牛镇压水精、水怪的古籍记载推测,它的功能可能与此相关。也有专家认为,这头石犀不仅仅是镇水“吉祥物”,它还有更重要的任务—淘滩标志。原来在古代成都平原,人们会利用河流枯水期清除河道淤积的泥沙,这样的清淤工程泥沙挖多深合适呢?结合以往经验,人们找到一个合适深度,埋上淘滩标志(例如石犀),以后每年就以挖到它为止。

如今,已有千年历史的石犀有了新的“岗位”,它静静的站立在成都博物馆内,迎接着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似乎在向人们述说着古蜀人民的治水往事(图 5)。

图5. 陈列于成都博物馆的石犀牛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参考资料:

消失的成都地标建筑,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学院微信公众号

魏敏.天府广场东北侧出土石犀与李冰治水的历史事件——兼谈成都平原秦汉时期的水利建设与城市发展[J].文物天地,2018,(06):22-26.

罗开玉.成都天府广场出土石犀、汉碑为秦汉三国蜀郡府衙遗珍说[J].四川文物,2013,(03):51-59.

李睿芝.瑞兽石犀:别样角度的文物保护观察小记[J].大众考古,2016,(03):88-91.

冯广宏.成都新出石犀略考[J].文史杂志,2013,(03):4-8.

来源: 天生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