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的泸山风景区中部,有一座呈现彝族风格的建筑,它就是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博物馆建成开放于1985年8月4日,是我国第一座民族博物馆,也是世界唯一反映奴隶社会形态的专题博物馆(图1)。它背依泸山,面临邛海,馆藏文物向世人述说着彝族人民曲折的社会发展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史,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凉山彝族漆器。
图1. 位于西昌市泸山风景区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在中国少数民族的漆艺文化中,凉山彝族漆器独树一帜,其制作有三绝:1. 漆胎多样化,一般以木胎为主,也包含了皮胎,角胎等动物来源漆胎;2. 传承千年的髹(xiū)漆工艺,髹漆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手工艺,主要采集天然来源的漆树之漆,制作工序复杂,技法多样,彝族的髹漆工艺,据说由能工巧匠狄一火甫开创,迄今已传承1700多年;3. 黑、红、黄构成的三色审美,彝族漆器底色多为黑色,再用红色、黄色交织绘制成各种纹饰,形成了独具民族艺术特色的审美情趣。彝族漆器是古老的民族文化瑰宝,其技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 2)。
图2. 造型丰富多样的彝族漆器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在这些漆器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当推彝族的酒壶(彝语称为“撒勒博”)和鹰爪杯(彝语称为“鸠西折惹”)。
酒壶制作,一般选择木胎。四川凉山地区盛产木材,彝族同胞一般在每年农历九、十月砍伐树木,并挑选尺寸适中的木材作为木胎。为使木胎能够汲取水分,加工时不干裂、变形,他们将木胎埋在农家肥或泥土中,短则一年,长则三年,再取出制作。酒壶分为头部、腹部和底座三部分,腹部以球形和扁圆形居多,通过母子扣的两半相扣合成,有万物“雌雄成双”之意。有趣的是,无论腹部是什么形状,都会有一根管斜插进去,一直到腹底,倒像是我们喝奶茶的吸管(图 3)。彝族酒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设计呢?原来,早期的彝族是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后来才转入农耕。木胎漆器便于携带,不易碎,而这样插管“能吸”的酒壶,盛酒不易抛洒,不会挥发,便于在迁徙中饮用。
图3. 彝族酒壶漆器“撒勒博“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3
和汉族传统漆器只用木胎不同是,彝族漆器也选用动物的皮角、蹄爪制胎。在彝族酒杯中,存在牛角杯、牛蹄杯、猪蹄杯、鹰爪杯,其中尤以鹰爪杯最为珍贵。彝族人尚武,崇拜翱翔于天际的雄鹰。在旧时等级森严的彝族社会中,鹰爪杯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只有贵族才能拥有。鹰爪杯一般以鹰爪为杯足,鹰爪外或包裹一层漆灰,然后再髹漆,或不再髹涂。杯身是木胎,底部有突椎与杯足捆在一起。整个酒杯显得古朴、高贵而雄浑(图 4)。
图4. 彝族鹰爪杯漆器“鸠西折惹“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彝族漆器独特的三色审美有着丰富的寓意内涵和现实取材优势。彝族人认为,黑色是群山和土地的颜色,象征高贵和庄重,旧时的贵族称“黑彝”,而平民阶层称“白彝”。黑色一般被作为漆器的底色,由猪血、黄豆面和锅底烟灰混合而成。红色代表血液、火焰、太阳,象征勇敢、热烈、温暖、活力,红色颜料取自凉山地区的赤石、朱砂等矿物。黄色代表丰收和光明,也象征着繁衍、兴旺、美丽,颜料取自石黄。彝族漆器三色并用,以黑色为底色,红色和黄色交织,结合彝族特色的象形文符号,勾勒出山川日月、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等令人叹为观止的纹饰。
参考文献: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网址:www.sctyzx.gov.cn/jyjd/201606/54249710.html
付莎莎.少数民族典型图案的文化价值与图像再造——以凉山彝族漆器图案为例[J].设计艺术研究,2021,11(04):65-69.
中国民族博物馆官网,网址:https://www.cnmuseum.com
马山.彝族漆器——凉山彝族历史文化的传承物[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01):140-144.DOI:10.16415/j.cnki.23-1021/c.2009.01.023.
张建世.四川凉山彝族传统漆艺文化述论[J].民族研究,1998,(03):51-55.
宋兆麟.凉山彝族的漆器制作工艺[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6,(01):110-117.
张建世.凉山彝族传统的皮角胎漆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6):13-15+147.
董倩雯.彝族漆器中黑、红、黄三色的构成美学探析[J].西部皮革,2020,42(15):43-44.
叶宏,邱尼姑.凉山彝族漆器色彩与纹饰的文化溯源[J].原生态民族文化刊,2018,10(03):95-102.
来源: 天生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