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是一种胃肠道感染性疾病,多由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病原体感染引起。感染性腹泻全年均可发病,也具有明显季节高峰,细菌感染性腹泻一般夏秋季节多发,而病毒感染性腹泻等则以秋冬季节发病较多。

二、感染性腹泻的病因是什么?

感染性腹泻的病因比较明确,是由于多种致病菌导致。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多种病原体通过口腔进入胃肠道,导致感染性腹泻的发生。常见的病毒,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多引起儿童腹泻;常见的细菌如痢疾杆菌、大肠埃希菌等,也可引起各类人群腹泻。

三、感染性腹泻都有哪些传播途径?

感染性腹泻病主要通过食物、水或消化道传播,就是我们常说的“病从口入”,也可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如个体接触传播,或呼吸道飞沫传播等。食用不洁食物或饮用不洁的水可造成感染,与腹泻病人、动物密切接触也可能被感染,食源性或水源性感染则可以引起集体发病。

四、感染性腹泻有哪些症状?

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患者会出现排便次数增加,可以为稀水样水便、黏液样便,甚至大便带血等。多数患者会同时出现进食后恶心、呕吐,部分患者会伴随包括发热、腹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病情严重者,可以因大量丢失水、电解质而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五、感染性腹泻该如何治疗?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当及时就医。患者都需要卧床休息,消化道隔离;对于可以经口进食的患者,可以进食少油腻、易消化、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食物,尽可能增加热量摄入;若出现频繁呕吐,可以采用静脉补液治疗;若腹泻严重,可以使用止泻药物,同时需要补充肠道微生物菌群,必要时应用抗生素治疗。

六、如何预防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预防的原则是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避免“病从口入”。在日常饮食上要注意卫生,提倡饮用煮沸的水,入口的蔬菜瓜果都要清洗干净,避免进食生冷、腐败或发霉的食物,尽量不要吃没有卫生质量保证的食物。感染性腹泻的患者应当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用流动的清水洗手,尽量避免直接接触他人吃的食物和饮用水。

来源: 健康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