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8日,正值端午节假期,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举办了《龙行踏绛气——龙年说龙》科普活动,约60名孩子和家长参加了活动。
博物馆的胡芳老师先给大家介绍了龙成为中华民族图腾的原因,接着介绍了从6000多年前的新时期时代,直到清朝,中国历代文物中龙的形象的演变和特征,以及中国文化中,龙作为帝王、圣贤、正义和美的象征而存在。在中国的食物、剪纸、绘画、传说中,龙的角色比比皆是。观众们通过讲座,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并加深了对“龙的传人”身份的认同。
讲座结束后,家长和孩子们动手制作了精美喜庆的龙的挂饰,为端午节——这个以赛龙舟来纪念爱国者屈原的节日,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自然博物馆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和传播,增加了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促进了市民精神文化的熏陶和提升。
2024年6月8日,正值端午节假期,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举办了《恐龙大观》科普活动,约45名孩子和家长参加了活动。
博物馆的胡芳老师先向观众们介绍了恐龙化石形成的原因,接着从古生物学的角度讲到恐龙的分类依据,并详细讲解了蜥臀目和鸟臀目两种恐龙的腰带结构。她再一一介绍了蜥臀目下的兽脚类和蜥脚类、鸟臀目下的鸟脚类、肿头龙类、甲龙类、剑龙类和角龙类恐龙的代表类型,并穿插了许多有趣的恐龙知识,让大家对恐龙的生活环境、习性和身体构造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讲座结束后,孩子们和家长一起,绘画出自己心目中最可爱的恐龙,并剪下它们的轮廓。恐龙世界的迷人魅力让大家流连忘返。
在自然博物馆里认识恐龙,了解生物进化和多样性,这个端午假期让市民的生活平添了别样的色彩。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