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狱地共建“主体多元化、方式科学化、资源共享化”的未成年罪犯社会化改造新模式,打造特殊人群社会帮扶新平台,6月6日,在“盟然心动·首届未艾艺术节”亲情帮教活动现场,成都市科普文化产业协会与四川省成都未成年犯管教所共同签订了科普文化教育合作协议。
同时,协会科普流动服务车首次开进高墙内,在监管区内展出了前沿的科学技术和科普设备,让在押的未成年犯们亲身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在工作人员的解说下,不仅增长了未成年犯们的见识,也鼓励他们认真学习、积极改造,将刑期转变为学期。
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蔡鹏介绍到,此次协议的签订,旨在积极贯彻落实未成年犯“教育、感化、挽救”的改造方针,让高墙内的未成年犯在接受改造教育的同时,通过科普教育,提升少年管教所在押人员的科学素养,促进其个人成长和正面改变,弥补改造过程中与社会和科学的脱节,进行科学知识普及和科学思想传播,同时探索科普教育在特殊教育机构中的应用和效果。下一步工作中,成都市科普文化产业协会也将会以本次与成都未管所合作为契机,携手共进,为挽救失足青少年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让每一位迷途少年都能找到回归之路,重新绽放生命的光彩,成为对国家、社会、家庭有用之人,用心书写属于自己人生的精彩篇章。
成都未管所党委书记、所长毛新在活动现场表示,今天的未艾艺术节是一次未成年服刑人员改造成果的呈现展示,也是一次汇聚社会资源,融合社会力量的关爱行动,让我们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携手努力,不断激发未成年服刑人员改造内生动力,帮助他们立起来,走正道,奔新生。
据悉,本次“盟然心动·首届未艾艺术节”亲情帮教活动由民盟成都市委会指导,四川省成都未成年犯管教所与民盟武侯区总支主办。活动现场分别进行了文艺汇演、亲子团辅游戏、科普教育、技能培训、亲情就餐等活动,引导未成年犯深度检视自我、坚定改造信念,通过亲情的感化、艺术的熏陶重新找回自我,走向新生。
来源: 成都市科普文化产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