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成为今年两会的高频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那么,科技创新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带来什么?对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有着怎样的“关口”?差异化竞争之下,浙江又该如何利用自身科技优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的一幕 图源:视觉中国

近日,聚焦科技创新视野,记者邀请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工学部主任、高端装备研究院院长杨华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华东合成生物学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郑裕国,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等三位来自科技领域的代表委员,从三个层面剖析新质生产力形成中的科技力量。

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带来什么?

国产盾构在地下“开疆拓土”,造就如今纵横交错的地铁线路;将人体内的细胞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做成药物,糖尿病并发症等疾病就此有了更优治疗方案;生物技术与化工、医疗、材料等重要工业产品制造融合,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科技创新,如同撬动新事物的杠杆,总能迸发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强大力量。

在专家看来,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以高新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以新产业新业态为主要支撑、正在创造新的社会生产时代的生产力。

李校堃院士 图源:潮新闻受访者

2018年6月,李校堃院士团队在《自然》发文揭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新的重要功能,打开了生长因子新的“黑匣子”,该研究为糖尿病、慢性肾病等代谢性疾病的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引发代谢药物研究范式的新的思考。生长因子是生物进化过程最保守的基因之一,其编码的蛋白质FGF家族,参与了人体修复再生与复杂调控,可用于治疗溃疡和加速损伤组织再生,让损伤的皮肤与组织得以较完美修复。

“随着生长因子FGF更多‘秘密’的揭晓,很多原创的对重大疾病有治疗作用的管线药物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也为相关医药产业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李校堃院士说。

当前,技术突破创“新”与产业升级增“质”正共同塑造新质生产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

医药化学品合成面临传统医药化学合成过程原料消耗高,三废排量大、环境负担高等挑战。郑裕国院士认为,相比于传统制造方式,生物制造在生产原料、加工工艺等方面另辟蹊径。加快化工、医疗、材料、轻工等重要工业产品制造与生物技术深度融合,将推动经济发展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

如在医药行业的前沿——“手性”医药化学品有机合成领域,利用生物制造相关合成元件,实现高选择性合成具有药效高、副作用小等突出优势。

郑裕国院士 图源:潮新闻受访者

“理论上,全球一半以上的重要化学品可以用生物制造方法获得,但目前真正实现生物制造的产品仅占很小一部分。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成为世界各国抢占生物制造科技制高点的原因所在。”郑裕国院士说。

对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有怎样的“关口”?

在采访中,几位院士不约而同提到“科技成果转化”一词。

如果说“从0到1”代表着科技创新的原始突破,那成果转化进入市场就是“从1到无穷”的路径演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的“关口”,也是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以高端装备领域为例,杨华勇院士认为,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具备高效率、高质量,更要实现高可靠性和高可持续性。


郑裕国院士 图源:潮新闻受访者

在杨华勇院士看来,实验室里自主研发的成功只是科研的第一步。在技术转化为产品后,高校科研人员应该帮助企业解决产品可靠性问题,使企业能够实现大规模稳定生产,最终才能真正解决高端装备设计制造的自主性问题。

“由于资金、人才等投入巨大,目前高端装备领域对‘1到10’‘10到100’关注度还远远不够,而这正是高可靠性和高可持续性生产力所必需的环节。”杨华勇院士说。

2007年以来,浙江持续深入实施制造业首台(套)提升工程,有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浙江累计培育首台(套)装备2026项,“国际班”成员达9名。

从全国来看,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前不久联合印发《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试平台5个以上,增强中试对制造业支撑保障作用。

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李校堃院士看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需要政府、高校院所、企业多方形成合力。

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向高端化妆品行业成果转化过程中,李校堃院士团队就遇到过不少阻力。“生长因子作为药品已上市多年,其作为高端化妆品的添加原料,在有限的剂量范围内,也被实验证明是安全有效的;但在目前的化妆品审批上,药品和化妆品有着严格界限,业界对生长因子的认知也有待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速率。”李校堃院士说,在多方“博弈”中,不断完善产品质量,同时形成科技成果市场转化新模式和新理念,这样的良性循环将为科技创新“生态雨林”的形成,提供深厚沃土。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正如一位专家所说,要着力构建创新安全的技术生态体系、完善开放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才能真正促进原创性、颠覆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几位院士看来,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发展新质生产力,各地要立足自身技术实力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生产力。国家层面加强系统谋划,在基础性、公共性、通用性领域加强投入,在市场化、竞争性、个性化领域加强政策引导,避免地方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

在今年两会上,杨华勇院士将目光聚焦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和大科学装置谋划建设上。“杭州湾拥有浙江省68%的经济总量、55%的人口、78%的发明专利申请量、76%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8%的境内上市公司,和75%的中国民营500强企业,经济基础和科研资源、人才资源等创新资源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杨华勇院士说,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打造,对浙江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形成,以及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造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浙江共有“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和“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两个大科学装置在建,但相比北京、上海、广东、安徽等地,仍有着明显差距。

杨华勇院士建议,在制造业领域,浙江应主动谋划有标杆意义的大科学新装置。“制造技术正从微纳制造加速向原子级制造演进。原子级制造成为发达国家竞相部署的战略科技。在大科学装置预研时,应充分考虑行业发展趋势,从而为未来产业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李校堃院士则细细剖析了长三角地区大健康产业发展态势。在他看来,当前,长三角三省一市已形成各具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如上海为长三角区域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的中心,形成了浦东张江—周康等为核心的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基地;浙江形成了杭州、宁波为核心的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生产与研发聚集区;江苏形成了苏州、南京、泰州、连云港等一批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及生产基地;安徽则形成了以合肥为核心的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生产基地。

多中心、差异化的布局形式,正成为生命健康领域特色生产力形成的重要基础。

俯瞰之江大地,从“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到大科学装置、省实验室打造,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断提升,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科技创新引领下,一幅事关新质生产力的宏伟画卷正徐徐展开……

来源: 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