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得住零下40度的寒冷,能模拟人体呼吸来诱灭蚊虫,还能爬上铁路轨道巡检裂缝,自主充电和操作……2月29日,在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形成了“海、陆、空、隧”四大方阵,列队展示着自身不断进化的能力。

作为引领未来的关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认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阵地。而眼下,我们为何要研究“新质生产力”?如何进一步发展“新质生产力”,它又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9日上午,新质生产力科普宣讲暨之江青年余杭区“新时代创客说”研学研讲活动在杭州余杭区举行开讲,一批新生代宣讲队伍,围绕五大主题开展了一场特别的“新质生产力”科普课堂。

更生动的新质生产力

“在20世纪50年代前,英文单词中的computer意思,指的是从事计算工作的人类。但今天大家所熟知的computer,作为一个机器替代人类去从事计算的功能。”在《要的就是从“新”出发》话题中,来自阿里云智能的宣讲员潘颖超表示,“然而,现在大家所熟知的computer不仅没有造成人类大规模失业,反而带来了更多的新岗位。在可预见的未来,像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生物制造等都会产生新的业态,那么像是量子科技、脑科学等新赛道也会为社会提供大量新的就业机会。所以新质生产力的出现,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非常重要的动力。”

本次活动聚焦80后、90后、00后人群,在不同对话场景不同行业视角中对于“新质生产力”的理解,和其对于行业带来的意义。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到现代技术的演进,从行业具体案例到未来发展畅想,让“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活”起来。

更多视角看新质生产力

活动中,美国、德国、津巴布韦的科普代表和浙江省科普联合会秘书长忻皓,对话“新质生产力”在不同国家的诠释以及对于全球发展的意义。

“在德国,并没有和新质生产力完全相同的概念,但加快创新发展的国家战略是一致的。”德国的科小二公益主播、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浙江首席代表施小东表示,“德国注重绿色经济转型,正在发展的工业4.0,正是从1.0的蒸汽机开始,到电力普及发展,自动化生产。眼下工业4.0正是探索现实和虚拟的结合,进一步发展物联网互联网等未来产业。”

忻皓表示,随着新质生产力的进一步深化,更多颠覆性的技术的到来,人类将一起迎接更加美好的世界和未来。

培育新质生产力,科普活动先行

此次活动是浙江省科协《“新质生产力”科普专项行动》的重点行动之一。“科技创新必须‘四个面向’客观要求必须加大前沿科技领域的科普,推进科普工作前沿化。这是时代给出全体科普人的‘必答题’”。浙江省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因此,科普活动先行,让更多人理解‘新质生产力’从而关注到国家科技发展意义重大。”

据了解,接下来浙江省科协还将立足“315”科技创新体系和“9+6”未来产业,开展系列场景式、交互式、体验式科普论坛,增强优质科普资源供给,利用现代技术科普传播方式等打造有影响力的科普品牌,为全省实现“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奠定基础。

来源: 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