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洗牙可以清除牙结石,预防或减轻牙龈出血。因此,洗牙对预防或治疗牙龈炎、牙周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坊间关于洗牙有损牙齿健康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其中之一便是洗牙会洗掉牙齿保护层。事实果真如此吗?

1 牙齿保护层可能面临的考验无时不在

作为含钙量、硬度远高于骨骼的牙齿保护层,牙釉质堪称人体“金刚石”,担负着保护牙本质和牙髓以及迎接种种外界挑战的重要责任。

因此,牙釉质需要面对的考验时刻都存在,可能来源于牙齿与牙齿之间的摩擦,也可能来源于牙齿与食物、牙刷刷毛以及牙膏之间的摩擦。因为这些考验都是必需的、必然的,所以从未有人会在意上述情况带来的影响。

但事实上,纵然坚固如牙釉质,也并非百毒不侵。牙齿与牙齿、食物、甚至牙刷刷毛以及牙膏之间的摩擦,看似渺小,奈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终也会对牙釉质产生肉眼可见的影响。

于是我们常常会见到,人老了,牙齿变矮了,棱角也不再分明。这些情形可以统称为牙齿表面组织丧失(Tooth Surface Loss,简称TSL)。其中,由牙齿与牙齿之间摩擦导致的TSL被称为磨耗(Attrition)。而由牙齿与食物、牙刷刷毛以及牙膏之间摩擦导致的TSL则被称为磨损(Abrasion)。很显然,在这些过程中,牙釉质变薄是一定的。

2 这些能让牙齿保护层变薄的伤害,远比洗牙更厉害

牙齿表面组织丧失,既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

前者是在正常发挥咀嚼功能的情况下,牙齿与牙齿之间发生磨耗或牙齿与食物、牙刷刷毛、牙膏之间发生磨损,虽然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使牙釉质变薄,但不至于引发牙齿问题。

后者则可能与过大的咬合力、过硬的食物,以及过硬的牙刷刷毛、过于粗糙的牙膏、过大的刷牙力度和不恰当的刷牙方法有关。

过大的咬合力常与磨牙症(Bruxism)有关,在此情况下牙齿咬合面不仅不再是最初沟壑纵横的样子,而且甚至会变为一马平川,由此可能导致牙本质暴露,继而引发牙髓问题。

而过硬的牙刷刷毛、过于粗糙的牙膏、过大的刷牙力度和不恰当的刷牙方法则常与楔状缺损(Abfraction)有关,在此情况下牙齿会在牙颈部出现较大的豁口,像是被刀斧劈过一样,同样可能导致牙本质暴露并引发牙髓问题。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伤害看似不起眼,不会一蹴而就,却往往是温水煮青蛙般,在经年累月后不知觉中对牙釉质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洗牙则不然。虽然洗牙期间由超声波产生的高频振动可能并不弱于上述摩擦力,但是规范的洗牙操作却并不会给牙齿带来本质上的影响。这是因为,规范的洗牙操作只是利用高频振动来震碎牙结石并使其脱离牙面,洁牙机的工作尖并不直接作用于牙面。即使高频振动偶尔直接作用于牙面,时间也极其短暂。所以客观地讲,洗牙虽然可能对牙面产生影响,但影响也确实可以忽略不计。况且,虽然洗牙在清洁力方面较刷牙更有优势,但并不会作为日常保健措施,通常是每半年到一年开展一次。

综上所述,与洗牙相比,过大的咬合力、过硬的食物、过硬的牙刷刷毛、过于粗糙的牙膏、过大的刷牙力度和不恰当的刷牙方法,都更有可能对牙齿保护层造成致命性伤害。这些细节才是牙齿保健过程中更加值得关注的。

3 让牙齿保护层远离伤害,做这些更重要

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要避免牙齿受到来自过大的咬合力、过硬的食物、过硬的牙刷刷毛、过于粗糙的牙膏、过大的刷牙力度以及不恰当的刷牙方法的伤害,就是要针对上述问题一一解决。

咬合力过大的人,可能要解决磨牙症;喜欢吃硬食物的人,需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习惯使用硬毛牙刷、粗糙牙膏的人,要懂得如何正确选择牙刷和牙膏;刷牙力度过大或方法不正确的人,要努力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可以说,树立科学的口腔保健观念是确保牙齿保护层远离伤害的关键所在。大家应该知道的是,能吃硬食物,并不能证明牙齿更强壮;硬毛牙刷,并不比软毛牙刷清洁能力更强,但伤害却很可能更大;使用粗糙牙膏或用力刷牙同理。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更是重中之重,横向“拉锯式”刷牙要不得。

参考文献

[1] Warreth A,Abuhijleh E, Almaghribi MA, et al. Tooth surface loss: A review ofliterature[J]. Saudi Dent J, 2020, 32(2): 53-60.

来源: 口齿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