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眼睛好好的,没事我带她/他去医院做什么?”不少家长是这种观点。看完这篇文章,您的认识可能会改变,收获也可能超出您想象。
别看眼球小小的,还不如乒乓球大,您知道眼睛相关的疾病有多少种吗?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编码(ICD-10),眼科相关的疾病,有823种,其中的绝大部分,孩子也会得。很多眼病初期可能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表现,从而被家长忽略,没能早诊、早治,从而耽误了孩子。睛彩博士选择了各个年龄段孩子尤其需要家长注意的眼病,跟大家介绍一下:
0~3岁,可能存在哪些“隐形”的眼病?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认知和表达能力有限,很多眼部问题更不容易被家长发现。
-视网膜母细胞瘤。儿童最常见的眼部恶性肿瘤,90%发生在3岁以内。发病率不高,大约1:20,000(两万分之一),但是后果很严重,甚至能导致患儿死亡。这种疾病通常单眼发病,如果家长细心,能够观察到孩子一侧的瞳孔在灯光下会反射出黄白色的反光,跟另一侧眼睛差别很大,这时候应该立即就医。更积极的做法,是孩子出生后,以及此后的每一年,都进行眼底检查,从而尽早发现。
-先天性白内障。白内障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一些孩子出生就有,甚至很严重,我国发病率大约0.05%。这种疾病不疼不痒,孩子年龄又小,不去医院检查,家长很难发现。严重的白内障致盲,对于婴幼儿,还会影响视觉功能的正常发育,很严重。
-新生儿泪囊炎。新生儿中,发病率大约6%。通常表现为流泪、眼部分泌物增多、内眼角下方(泪囊的位置)红肿等。如果不严重,上述表现可能不明显,也容易被粗心的家长忽略,从而变得更严重,甚至并发严重的角膜感染。
-屈光相关问题。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眼睛、视力都还处于发育阶段,正常情况下,是处于“生理性远视”的状态。但是,有些孩子,会发生散光、甚至早早发展成为近视。这种情况下,家长不带去检查,孩子是不会跟你说的——孩子以为自己眼中模模糊糊的世界是正常的,因为他/她已经习惯了,而家长,也不可能看到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散光、近视得不到矫正,时间久了,就会发展为弱视。
-弱视。眼部并没有器质性病变,但是即便通过眼镜尽量矫正了屈光不正,孩子视力还是达不到对应年龄段的正常视力。
-青光眼。是的,这么小的孩子也会得青光眼。通常是先天发育的问题,孩子眼压比正常孩子高,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可能无法表述,只是经常哭闹,眼部的外观,家长没有专业知识,往往也是看不出有什么异常的。严重的青光眼,是能够致盲的。
3~6岁呢,要注意哪些?
-前面提到的屈光相关问题、弱视问题,仍然需要重视。只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沟通表达能力强了一些,眼睛看不清楚有可能会跟家长说。但家长仍然要积极、主动每年一次带孩子检查。
-3岁开始,家长就应该帮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记录孩子每年或者每半年检查的视力情况、屈光度数、眼轴长度等指标,一直到孩子14岁甚至18岁。这些数据非常宝贵,能让家长配合医生,共同判断孩子的屈光发育情况。特睛彩的屈光档案功能简单易用,您可以试试。
-干眼。干眼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也不低,如果您发现孩子频繁眨眼、揉眼,尽管外观上看不出眼睛有什么异常,也要及时带孩子就诊。严重的干眼会影响角膜上皮健康,甚至发生角膜炎。
-另外,这个年龄段也是培养孩子用眼习惯的重要阶段,尽量保持每日足够的户外光照活动时间,减少近距离用眼,防止近视发生。
6岁以上呢?
上小学了,最大的敌人就是近视:
-如果孩子还没有发生近视,要每年一次检查,关注孩子的远视储备情况、裸眼视力、眼轴长度等指标;
-如果孩子已经发生了近视,请听取眼科医生、视光医生的建议,看看是否有必要采取近视控制的相关手段(包括OK镜、多焦软镜、特殊设计框架镜、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等),而不是自作主张随便带孩子配个眼镜就算了;
综上,孩子在各个年龄段,都有值得注意的、“隐形”的眼病,家长不得不防。可家长不可能成为眼病万事通,最简单的办法:每半年,或者至少每年一次,带孩子去眼科医院或视光门诊做一次全面的眼健康检查。人类感知外部世界,90%靠的是视觉,所以,这样做是完全值得的。
如果您的孩子已经一年甚至更久没有去过眼科或者视光门诊检查,那么,请您现在就行动起来。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欢迎您转发其他孩子家长。睛彩博士相信,一定也会帮到他们。
更多眼科相关科普,您可以关注特睛彩
关于睛彩博士:特睛彩科普内容的主创人员,都拥有眼科学专业背景,硕士及以上学历、曾经的眼科医生。部分专业度较高的科普内容,我们还会邀请在职的眼科、视光专家予以审核、把关,力求对内容准确度负责,避免误导读者。
来源: #特睛彩眼健康